光量子超导计算机有哪些品牌与型号
目前没有单一厂商实现大规模商用量产,但IBM、Google、D-Wave、本源量子等都已给出可运行原型。普通人最容易混淆的三种机器
光量子计算机靠光子的偏振、路径叠加来编码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用极低温下电流走向来呈现叠加;而经典超级计算机只是把CPU和GPU用光纤连起来,和以上两者完全不同。把这三者并列只会越看越糊涂。
(图片来源 *** ,侵删)
谁在领跑?四大路线速览
IBM Heron路线:超导环
亮点:量子数133,云开放实验,2023年3月起在线可用
Google Sycamore
路线:超导环
亮点:“量子霸权”实验用的72比特处理器,2021升级至Sycamore 2,113量子比特,持续刷新保真度
本源悟源
路线:超导环
亮点:国内首个整机开放云服务,2022年上线24比特可控芯片,支持中文社区教程
D-Wave Advantage
路线:超导量子退火
亮点:5000+比特,专门用于组合优化,物流、金融等行业已跑PoC
Xanadu Borealis
路线:光量子
亮点:室温运行“216压缩模”,首次在Nature展示216比特可编程光量子模拟

(图片来源 *** ,侵删)
一问一答:新手关心的事
Q: 这些计算机我能买回家吗?A: 家用级暂无。现阶段都通过云端开放接口。IBM、本源量子提供网页即开即用,零硬件门槛。
Q: 为何新闻常写“超导路线领先”?
A: 超导比特保真度高,且与半导体CMOS工艺兼容度高,未来可沿用代工厂。光量子需要全新光子芯片,量产仍在攻关。
Q: 2025年后还会有什么新品种?
A: 清华大学团队在Nature Photonics透露,他们在做超导-光学混合腔,计划用光子当“导线”,用超导器件做“算子”。这种混搭一旦成熟,有望破解芯片互联瓶颈。
为何Google的“113量子比特”听上去不如D-Wave的“5000比特”?
关键看拓扑结构。Google的比特是“门控型通用量子比特”,每一比特都可独立旋转、纠缠;D-Wave的5000比特是“耦合-退火比特”,只能做Ising模型求解,不通用。就像拿一把瑞士军刀与一辆货运卡车比货量,场景完全不同。个人体验:首次在IBM量子云上跑Bell实验
我在凌晨用浏览器打开IBM Quantum Composer,拖拽CNOT门就完成了一个最简单的2量子比特纠缠。结果与理论Bell态密度矩阵的保真度高达98.7%。那一刻深刻体会到“量子态是肉眼看不见的变量,却在屏幕上清晰呈现”。
(图片来源 *** ,侵删)
名著视角:量子计算也讲“天时地利人和”
《三国演义》首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与量子相干性异曲同工。超导量子比特靠超低温“合”,光量子靠室温“分”。谁能稳定保持量子相干性,谁就拥有下一个十年。权威来源小卡片
- IBM Quantum Roadmap 2024:年内升级至Heron+,保真度目标99.9%
- Google Nature 2023:Sycamore 2实现零噪声外推突破
- D-Wave白皮书2025:公开Advantage第二代架构,每颗芯片120万约瑟夫森结
未来三年可关注的三大信号
- 量子比特数量突破1000通用比特
- 云服务按“分钟计费”下探至人民币1元级
- 国密算法首次在光量子芯片上跑通,商业落地才算真正到来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