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中国非遗项目及新手观赏指南)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3

五个中国非遗项目及新手观赏指南

答:中国的世界级非遗包括昆曲、中医针灸、中国书法、古琴艺术和太极拳。

我国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中国非遗项目及新手观赏指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非遗比旅游景点更耐看?

非遗是活的灵魂。故宫再好,也只是砖瓦的静止;《牡丹亭》一开口,四百年前的呼吸就在耳边。我之一次在苏州听评弹,茶未凉,词已走遍江南。

它让人慢下来。看长城,两小时拍照打卡;看书法家提笔,一生只磨一块砚。慢,反而让我们摸到时间的质感。

——————————

昆曲:听见明朝的风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牡丹亭》

昆曲的“慢”是出了名的,唱一句《皂罗袍》要拖出十七个弯。新人怎么听?
记住三件小事即可:

  • 先看视频版《牡丹亭·游园》,B站有三小时完整修复版。
  • 戴耳机,捕捉水磨腔里“咿——呀——”的气口,那是演员在偷换气。
  • 听完后默读剧本,你会发现文言文突然唱得比现代歌词更明白。
  • 我之一次听完,恍如被晚明的一阵风掀了衣角——原来爱情是四百年前的今天。

    我国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中国非遗项目及新手观赏指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中医针灸:把身体当山水来读

    权威数据:《中国中医药年鉴》显示,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引入针灸,仅美国就有3.8万名注册针灸师。

    针灸难吗?一根细银针扎进合谷穴,我问师父疼不疼,他笑:“疼的是病,不是针。”
    新手三步体验法:

  • 预约正规中医院“传统针灸科”,不要美容院;
  • 问诊时不要装懂,把“睡眠浅、舌尖红”等细节都说清;
  • 留针30分钟当冥想,你会之一次听见自己肠胃的咕噜声。
  • 我的私藏书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经络像一幅长江黄河图。人,是流动的山脉。

    ——————————

    我国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中国非遗项目及新手观赏指南)-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中国书法:墨是液态的时间

    苏轼在《寒食帖》中写“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墨里溅着火星。书法为何能申遗成功?因为它把“读”升级成“多重感官”。

    观赏三步:

  • 看线条:颜真卿“屋漏痕”,像雨水沿着墙皮滚出一条粗泪;
  • 闻墨香:安徽胡开文松烟墨有淡淡草木味;
  • 触宣纸:生宣渗墨,熟宣不渗,手感像手背上不同湿度的汗。
  • 小练习: *** 十元小白云毛笔,蘸水在废旧报纸上写名字,笔锋分叉也别管——墨色从湿到干,像一天从晨到昏。我写了三月废纸,才看见“横平竖直”里的呼吸。

    ——————————

    古琴:七根弦里的宇宙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林黛玉弹《流水》,宝玉说“听见水声了”。古琴的魅力正是让人听见看不见的东西。

    如何零门槛入门?

  • 听《梅花三弄》吴景略演奏版,注意他左手滑音“吟猱”时,音高像梅花瓣轻颤;
  • 去本地文化馆参加周末琴社,老师会教你右手“散挑”——空弦一响,心跳会被震一下;
  • 别急着买琴,先用七根橡皮筋套在纸盒上练指序,每天十分钟,一周后你的指尖会变成“天线”。
  • 有趣数据: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古琴馆图录》,存世唐琴仅十七张,每张都有名字,如“九霄环佩”。古琴比猫还稀少,却活得比王侯更久。

    ——————————

    太极拳:慢动作里的快思维

    误区:太极拳=公园晨练?大错特错。陈氏太极拳“掩手肱捶”出拳速度可达每秒8米,快过网球发球,只是被行云流水的外形掩盖。

    零基础体验卡:

  • 跟着B站“陈小旺一路拳”教学练云手,手机计时三分钟,看自己心率是否跌破90——若能,说明你已学会“用意念调息”;
  • 把“起势”当慢镜回放,双手抬起像拨开一池静水,落下时别让水面起纹;
  • 每周一次赤脚踩草地打拳,土地会借你地气。
  • 独家感受:我打拳第三个月,冬天早晨不再戴手套,发现掌心会自发热——原来《黄帝内经》里“阳气者,若天与日”是真的。身体,比老师更早学会了太极。

    ——————————

    若把五样非遗比作五种感官,昆曲是耳朵,针灸是触感,书法是眼睛,古琴是心律,太极是呼吸。刚接触时像走进陌生的院落,不出十次,你会在某一扇雕花木窗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