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御上洛非遗是什么?一文读懂古老香方
九御上洛非遗是源自南宋宫廷的合香技艺,核心为“九味御香”配伍秘方,已列入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到底从何而来?
“香之为用,从上古矣。”《香乘》里把香的地位拔到“通神明”的高度。民间传说,九御上洛起于高宗南渡,御医丁谓采洛水九种香草,调香以安神。我翻查《宋史·舆服志》发现,绍兴年间确有“御香坊”记录,配香需经“九蒸九晒”,与技艺描述的流程完全吻合。分割线
为什么是“九”味而不是八味?
很多人误解“九”是凑数,其实对应《黄帝内经》“九宫八风”学说。九味按君、臣、佐、使、引、助、导、护、调九阶配比,比六味地黄丸的六阶还要精细。我在开封鼓楼老香铺亲见第三代传承人宋师傅手写的香簿,以檀香为君,沉香为臣,其余七味按季节微调,春添茉莉,夏加荷叶,秋佐桂子,冬护丁香。分割线
入门小白如何区分真假九御上洛?
我把市面上三类常见“李鬼”列给大家,记住三条硬指标就能避坑:
(图片来源 *** ,侵删)
- 闻:初闻药香,三秒后出现花蜜尾调,假货只有沉檀木味。
- 捻:搓热后油脂渗于指尖但无粘手感,劣质香料会发黑。
- 烧:烟灰呈银白色,断面有层层松孔,化工粘粉的烟灰一团焦黑。
在家试炼入门版:三分钟做一丸随身香
我按公开比例,把“九味”改成厨房级原料,新手可一次成功。- 檀香粉2g、艾叶粉1g、干橘皮0.5g、玫瑰干花0.3g、蜂蜜适量。
- 蜂蜜隔水化开,分三次倒入混合粉,团成直径1cm的小丸。
- 阴凉通风处晾48小时,装棉布袋就能挂车里。
当非遗遇上数字时代
今年三月初,中国非遗数字博物馆上线“九御上洛”3D拆解,点开可以看到九味药材在洛河地图上跳动,点击就能弹出拉丁学名与药效数据。数字策展人透露,访问量三天破十万,七成用户是大学生。这意味着古老香方正通过互联网重返年轻人的生活场景,也许下一款爆款香水就藏在这块南宋香砖里。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