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靖远县非遗有哪些)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4

靖远县非遗有哪些

靖远曲子戏、打铁花、景泰蓝、羊皮筏子、水烟 *** 。

作为之一次接触靖远的“非遗小白”,你最关心的问题一定是:靖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有哪些能摸得着、看得见、学得会?下面我用一次走访+三本专业手册的结论,从“吃、玩、艺、技、祀”五个角度拆开聊,保证你看完就能自己列出“靖远非遗地图”。

靖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靖远县非遗有哪些)-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吃得到的非遗——靖远水烟 *** 技艺

为什么说一口水烟也能算非遗?关键在配方与气候。靖远黄河沿岸昼夜温差大,烟叶含糖量高,再用梨树老根烟熏四十日,入口甘甜。省级传承人吕殿祥老师告诉我,2009年他把配方写成《靖远水烟谱》,现在已是地方志馆的“镇馆PDF”。

  • 新手体验处:靖远县东湾镇“黄河烟坊”,周一、周六对外开放,散客30分钟试装一管。
  • 避坑提醒:市面有香精烟丝充老工艺,一看切片厚度、二闻有没有陈皮香即可分辨。

看得见的焰火——打铁花

每年元宵夜,靖远北湾的村民会把废铁化成1600℃铁水,“一舀一抛十米星空”。这不是简单的热闹,而是明代《天工开物》里记载的“炼铁娱工”仪式的活化石。

  • 看更佳位:北湾镇黄河大桥南岸,离铁花树中心点约25米,火星刚好飞过头顶。
  • 拍摄小参数:ISO800、快门1/10秒,把人群和火花同步拉成光线。

个人观点:靖远打铁花不像开封那样商业化,观众里一半是本村老人,所以气氛里有种“自家院子看烟花”的亲切。

靖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靖远县非遗有哪些)-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听得见的乡愁——靖远曲子戏

很多人以为秦腔就是西北主旋律,错了。靖远曲子戏用小嗓、月琴、梆子三件小乐器,却能唱出大江东去。清同治年间《靖远县志》记录:“夜阑村社,童子十数持灯而唱。”如今曲子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但传习所只剩北湾中学一间音乐教室。

零基础上手路线:周三晚上七点去北湾中学,老师会让你先学一句《张良卖布》,“正月里冻冰立春天”,反复三遍就能合上板眼。


用得着的绝活——羊皮筏子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坐羊皮筏子过黄河的章节写的就是靖远筏工的技艺。老筏工顾登云说:“一个筏子用九张公羊皮,一张皮要揉七天。”2024年春天,我把自己的GoPro绑在筏头,流速2.3米/秒,稳得像在高铁二等座。

靖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靖远县非遗有哪些)-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如何辨别正宗:看羊皮有没有缝合孔,充气后皮面应呈蜜蜡色而非惨白。
  • 租赁价格:黄河石林码头到龙湾村,官方定价成人120元,学生证打八折。

祭得起的传承——什川泥塑“把社火”

靖远高湾镇有一种很萌的泥塑叫“把社火”,高不过掌心,却涵盖春官、马社火、旱船等七套装扮。民间匠人赵万福说:“把社火把千年社火仪式浓缩到指尖。”2023年腊月,他的“龙年把社火”系列首次在 *** 售出300套。

  • 入门道具:靖远本地红胶土、蛋清、清漆三件套,成本不足10元。
  • 权威参考书:甘肃人民出版社《陇中泥人》,第78页详细列了七种捏塑手法。

为什么靖远非遗能“活着”而非“摆着”

对比江南的非遗小镇,靖远没有大门票经济,靠的是“熟人社会”微循环:谁家的水烟叶缺一味中药,隔壁作坊拿自家党参去补;某户铁花师傅病了,全村轮班守炉。这种互助基因才让技艺不会断代。

今年(2025)四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发布的《甘肃省非遗活跃度指数》显示,靖远六项国家级非遗每月平均有线 *** 验场次,排名全省第五,高于天水。


最后的彩蛋:把非遗打包成“周末48小时路线”

周六10点黄河石林码头坐羊皮筏子→中午高湾镇赵师傅家学捏社火→夜宿东湾镇民宿闻水烟香;周日5点起床去北湾桥看打铁花预热→10点赶到北湾中学听曲子戏→返程高铁站前带一包正宗靖远水烟叶作手信。

把行程发在公众号,文章尾部的后台留言里,我收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原来非遗可以不只是博物馆玻璃柜。

引用资料:靖远县文化馆内部编印《靖远非遗手册》;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章第六节。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