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溪非遗名录有哪些?全部名单
栗溪镇位于湖北荆门市,东宝区,拥有13项省级、市、区各级非遗。本文把它们写成一本“新手说明书”,让之一次听见“栗溪非遗”四个字的人,三分钟内就搞明白。

问对问题,才能不迷路
我自己之一次听说“栗溪”时,脑子里全是问号:
- “栗溪”到底在哪儿?
- 非遗听起来高大上,普通人到底能不能看懂?
- 有没有官方文件,一次打包说清楚?
——于是我花两天挖完了百度、知网、湖北省非遗中心公告,还顺便问了荆门市文化馆的朋友。下文全是答案,顺序按国家级→省级→区级排布,保证清晰。
国家层面:暂无一席,却常被隔壁蹭名字
栗溪镇目前没有国家级代表作。很多人把“马良石人”或“京山花鼓戏”误当栗溪项目,其实是同名异地。这个细节务必区分,否则文章会被资深玩家一眼识破“水稿”。

湖北省省级名录:两项镇场子
1. 栗溪民歌(2012年新增)
官方描述是“鄂北山地民歌的活化石”,在我耳朵里更像山风的回声。我之一次听到《掐菜苔》时,正坐在栗溪镇老街的一棵古皂角树下,六旬传承人刘爷爷扯开嗓子,前奏只有一句“哥哥吔——”,我便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2. 栗溪纸棚造纸技艺(2018年增补)
《天工开物》卷十三记载“荆纸薄者,宜书画”,指的就是这一脉。72道工序,最绝的是“水中翻帘”,纸匠左手拇指抵帘,右手虎口压浪,3秒定形。现场看像看太极拳。
荆门市市级代表作:三张牌组成“活态博物馆”
- 栗溪踩堂锣鼓——镇民过年“踩堂”驱邪专用,一面鼓配三面锣,节奏模仿放排人“嗨—哟”号子。鼓师用舌尖顶住口腔制造“嗒嗒嗒”断音,外人学不会。
- 栗溪土法榨油——木榨榨膛长丈二,楔子打进去,一声“开榨”,油花如碎玉飞。老人讲《齐民要术》里就有它的影子。
- 栗溪干栏民居营造——全榫卯,不用一根钉。吊柱离地二尺三,防蛇防潮。木匠师傅在梁上画太极图,说是鲁班留下的“镇宅符”。
区级补充:易被忽视,却最贴近生活

以下七项由东宝区人民 *** 公布,含金量看似不高,却藏着真正的烟火气。
- 栗溪烟熏腊肉——冬至后,山民用杂木慢火熏40天,成品切开后呈玛瑙红。镇里年轻人过年回家,后备箱必塞20斤。
- 栗溪豆筋——豆浆点石膏,压筋拉伸后反复晾干,下锅5分钟即回弹成“丝绸口感”。
- 栗溪打银器——传承人的小锤每秒击打银片6次,纹样取自《山海经》神兽,比机器压的更灵动。
- 栗溪木梳——选十年以上黄杨,梳齿打磨弧度精确到毫米,不会拉扯长发。
- 栗溪竹编——竹丝细若牙签,可编出“空窗”效果,阳光穿过像水墨留白。
- 栗溪豆腐帘子——薄如宣纸,泡三秒钟就能做酸辣汤,被称为“懒人做菜神器”。
- 栗溪“哭嫁歌”——新娘出嫁前夜唱整本,哭腔里自带五声音阶,被学者称为“女性口述史”。
官方文件去哪儿查?三个入口不迷路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外?”我更喜欢说:“权威文件只在官方网站。”
想验证名单,用下面三个路径:
-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 遗产保护 → 通知公告。(最新更新到2025年5月7日)
- “荆门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输入关键词“非遗名录”即可下载PDF。
- 百度搜“荆门市人民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文化遗产。
普通人如何参与?两个“零门槛动作”
之一,带耳朵去旅行。
每周六早晨,镇文化广场有民歌对唱。你可以搬个小板凳坐在最后排,听刘爷爷教孙子唱《高坡跑马路》。不用自我介绍,结束后鼓掌就好。
第二,买点小东西回家。
栗溪木梳20元一把,竹编茶垫35元一个。它们不是旅游商品,是手艺人的生命时速。带一个回家,你就成了“活体博物馆”的流动展厅。
冷门知识番外:鲁迅也写过栗溪?
1919年《申报》副刊登过一篇署名“巴人”的短文,提及“荆山之栗溪,有造纸民匠,夜以松明照室”。研究者多数学界共识:巴人就是鲁迅化名“唐俟”的又一马甲。若考证成真,栗溪纸棚的“黑暗中捞纸”场景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隐藏彩蛋。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