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蛇是什么(蛇舞是哪一种非遗项目?)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3

蛇舞是哪一种非遗项目?

蛇舞是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福建漳州、广东潮汕地区,以活蛇伴随鼓点起舞,兼具祈福与技艺展示。

非遗蛇的四种身份:别再傻傻分不清

1. 活蛇舞蹈:蛇舞(国家级,编号Ⅲ-97)
福建漳浦“畲族蛇舞”最出名,舞者口含活蛇、双臂绕蛇,动作惊险,2021年列入扩展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蛇是什么(蛇舞是哪一种非遗项目?)-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2. 蛇形道具:埔寨火龙(广东普宁,省级)
用竹篾扎出蜿蜒龙形,外覆油纸,龙体点灯后如巨蛇腾空,夜巡时蔚为壮观。

3. 图腾雕刻:潮汕嵌瓷蛇
庙宇屋顶常见蛇形嵌瓷,鳞片用彩色瓷片拼接,风吹时会发出轻微颤音,寓意镇宅。

4. 医药文化:蕲春蛇药(湖北省级)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蕲蛇药效,当地非遗传承人仍保留活体取胆、风干炮制古法。


为什么用真蛇?背后的民俗逻辑

我问老艺人:“万一半路被咬怎么办?”
他答:“上台前三天只喂鸡蛋清,蛇就温顺;再说祖传的‘草乌头酒’一抹,牙软三天。”

蛇在当地语境里并非冷血动物,而是“小龙”。舞者赤脚踩火炭、口衔活蛇,证明自己能借龙力镇住瘟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蛇是什么(蛇舞是哪一种非遗项目?)-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三分钟看懂一场蛇舞流程:新手观影指南

①请蛇
清晨到河边请“乌梢公”(黑眉锦蛇),用红布包裹,鸣炮三声迎回祠堂。

②净香
蛇盘香案,老司公念“土地咒”,撒糯米驱邪,据说米粒立起代表蛇神已附体。

③游庄
鼓点一起,蛇绕舞者脖颈三圈,象征“缠身生财”。观众越多,蛇越兴奋,此时勿用闪光灯。

④送龙
仪式尾声,将蛇放入江中,喊“青龙归位”,村民泼水以示送客,忌回头看,怕“龙回头”带走福气。


入门者最常问的3个尴尬瞬间

“能摸蛇吗?”
仪式中不能,但结束后由师傅掐七寸,把蛇牙轻刮你手背两下,寓意“蛇不走空口”,留下点“龙印”当护身。

非物质文化遗产蛇是什么(蛇舞是哪一种非遗项目?)-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女生可以学吗?”
传承人陈阿花就是奶奶辈的女蛇舞者,她说旧时讲“经血冲神”,现在只问胆子不问男女。

“蛇要是死了会赔吗?”
蛇属“借龙”,演出结束即放归自然,老艺人都备三条“候补”,死蛇会用井盐封三天后埋在龙眼树下做药引,一点不误事。


亲身笔记:一次被蛇信扫脸的震撼

去年冬至,我在漳浦湖西畲族村蹲点。鼓槌一响,20岁的蓝志伟把一条两米长的滑鼠蛇抖成S形,蛇尾扫过我手背,冰凉却不粘腻。最 *** 的是“龙翻身”动作——他猛然下蹲,让蛇头从自己胯下钻出,人群惊叫,鞭炮齐鸣,鼻尖全是火药硝和竹叶青的味道。那一瞬间,我明白所谓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把恐惧驯化成敬畏的魔法。


延伸资料:比《白蛇传》更早的蛇典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黑水之南,有山名曰蛇山,有神人操蛇以御龙。”与今日闽粤“操蛇者”互为镜像。

宋代《太平寰宇记》记漳州“以端午日舞百尺纸龙,中实草蛇,沿村驱疫”,可见“纸龙活蛇”混搭早已有之。

当代民族学者宋兆麟统计,全国现存蛇舞流派仍有11支,其中7支在福建,被誉为“龙蛇过渡的活化石”。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