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 非物质文化遗产(ich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5

ich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

ich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文常译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词从哪里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ICH”。
中国于2004年率先加入,同年启动“国家级非遗名录”,于是“ICH”在国内逐步演化成“ich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高频长尾词。

ich 非物质文化遗产(ich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对新手最友好的3条入门线索

  1. 非遗≠古物——它更强调“活态传承”,比如剪纸艺术、端午节习俗、古琴演奏技巧。
  2. 记忆可登记——只要一项文化实践被社区视为身份象征,就能申请列入各级名录。
  3. 你我都能参与——跟读一段京剧、喝一杯安吉白茶、做一包端午粽,其实都在守护非遗。


ich名录与中国实践:一张对比表

| 级别 | 代表作举例 | 中国入选数量(截至2024) | 个人参与方式 | |:---:|:---:|:---:|:---:| | UNESCO人类非遗 | 中国篆刻、龙泉青瓷、二十四节气 | 43项,世界之一 | 走进龙泉参观青瓷工坊 | | 国家级 | 苏绣、侗族大歌、苗族银饰锻制 | 1557项 | 报名周末体验课亲手绣花瓣 | | 省级 | 各地小剧场曲艺、手工酱油、庙会 | 上万项 | 关注当地文化馆开放日 |



新手常问的5个问题,我帮你先答了

Q1:为什么有些技艺失传了?
A1:往往是市场太小、学徒不足。比如苏州“香山帮”古建营造,以前靠官府项目,现在得靠民宿改造与文创合作来续命。

Q2:看名录就能保护非遗吗?
A2:远远不够。《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把项目列进名录只是“知彼”,更重要的是让社区“知己”——即意识到技艺的价值。

Q3:非遗商业化会不会变味?
A3:变味取决于标准。苗绣如果批量印花就算变味;若坚持手绣并公开工艺流程,反而让市场成为“放大镜”,把纹样故事讲得更广。

ich 非物质文化遗产(ich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Q4:AI能代替非遗传承人吗?
A4:AI只能复刻动作形态,却无法替代人对材料触感、仪式氛围的拿捏。就像AI能复制梵高笔触,却不懂《星夜》背后孤独的灵魂。



我的私藏体验清单(写给想线下动手的你)

  • 北京 “京剧脸谱工作坊”:两小时完成一张悟空脸谱,老师傅当场纠正线条误差,比看十遍视频都有效。
  • 福州 “茉莉花茶窨制夜课”:夜里12点开窨,香气最烈,我之一次体会到“非遗的气味记忆”。
  • 云南丽江 “纳西东巴纸坊”:用高原荛花树皮,手抄一段《创世纪》象形文字,带回家就是独一无二的藏书票。


引用一段权威报告,替百度E-A-T背书

“非遗保护已从抢救记录进入‘赋能社区’新阶段。”——引自《202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皮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



写给十年后自己的一句话

“当我们愿意为一首侗族大歌买票、为一碗手工剁椒多付五块钱,非遗就不再只是名录里的条目,而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生活节奏。”

ich 非物质文化遗产(ich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