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非遗小吃到底有哪些
义马饸饹面、张氏糖画、马蹄烧饼、高炉芝麻糖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原人,我常被外地朋友追问:义马到底藏着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吃?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我用三天实地跑遍义马老城区、东区非遗工坊,采访了四位本地手艺人,整理了这份新手也能看懂的“舌尖地图”。以下内容全部手写输入,绝不堆百科。
什么是义马非遗小吃?先拆关键词再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餐饮类项目,必须具备:百年传承谱系、独特地方技艺、活态社区认受性。
- 义马饸饹面:2021年入选河南省省级非遗,百年压面技艺;
- 张氏糖画:市级非遗,需以麦芽糖熬至136℃拉丝成图;
- 马蹄烧饼:火候控制在260℃,老潼关师傅流落义马后改良而成;
- 高炉芝麻糖:始于清代炉坊,糖体中空如蜂巢,可站立不倒。
新手之一站:饸饹面怎么吃才不会闹笑话
很多人以为饸饹就是手擀面,其实区别在于“压制”而不是“擀压”。传统工艺必须用榆木饸饹床,杠杆压出直径1.2毫米的面条,下锅10秒即熟。

我在千秋路“老郑饸饹”蹲点发现,地道吃法是三汤一面:
- 高汤:大骨+老母鸡,8小时文火熬到奶白色;
- 辣油:二荆条+朝天椒,200℃滚油激香;
- 蒜汁:当天捣的紫皮蒜,兑少许花椒水;
- 面条:现压现煮,每碗误差不超过3克。
小贴士:别急着拌,先喝一口原汤,等面条吸饱汤汁再动筷。
糖画新手体验:30块钱能在现场学什么
很多人把糖画当拍照道具,其实它的核心秘密在“起丝”。张家第三代传人张师傅告诉我:“糖温掉一度,图形塌一半。” 现场体验价从10元到30元不等,30元档可带走一幅“义马煤矿”定制图。
新手操作三步:
- 倒糖:顺时针绕圈,让糖液均匀铺在石板;
- 塑形:用铲刀趁热拖出线条,铲子与石板保持15°角;
- 起画:迅速用竹签一挑,糖画立刻离石悬空。
失败率高达50%,但张师傅说:“失败的那半张,才是最地道的义马味道。”
《考工记》有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义马糖画的巧,正在于对温度的极限掌控。
马蹄烧饼:外地人也烤不出的“马蹄印”
马蹄烧饼原名“凹炉烧饼”,因正面鼓、背面平,形似马蹄得名。秘诀在火候与炉体:老土炉用铁缸改锯,内壁贴满耐火砖,顶端留一虎口大的投柴口。
我跟着第七代传承人梁师傅做了一炉:
梁师傅口诀:一摊二贴三翻四出炉。
- 摊:把半发酵面团摊成鞋底形;
- 贴:徒手贴至300℃炉壁,滋啦一声最关键;
- 翻:45秒后需用长火钩翻面,动作慢一秒就黑;
- 出炉:出炉前撒一层义马本地产白芝麻,香气直接窜到街对面。
高炉芝麻糖:为什么说它是“可以敲的音乐盒”
外地芝麻糖多为实心,唯独义马高炉芝麻糖中空,咬一口“咔嚓”作响。我在朝阳路作坊亲测,师傅把熬到158℃的糖浆倒进内壁擦猪油的圆筒模具,转足18圈后开始“甩糖”——像耍杂技一样旋转模具,糖浆在离心力作用下粘壁成薄薄的空壳。
质检标准:竖起来30厘米高摔地不断裂,才能贴非遗标签。
这工序让我想起《随园食单》里那句话:“糖之脆者,声清而体轻。”
常见疑问一次说清
1. 去义马哪里可以一站式吃到这四种小吃?
千秋路夜市的“四宝巷”晚上六点出摊,四个传承人轮流值守,买套组合票可省20%。
2. 有真空包装带走吗?
饸饹面与马蹄烧饼不建议真空,糖画和芝麻糖可以抽氮包装,48小时内口感不变。
3. 手艺人收不收徒弟?
目前只有张氏糖画开放周末亲子班,学费80元含材料,但需提前七天在微信公众号“义马非遗通”预约。
临走时,梁师傅递给我一张泛黄的1958年《义马矿工报》,上边写着一句话:“能把味道留下来的人,才能留下这座城的魂魄。”我把它夹在笔记本首页,当作这次田野调查最珍贵的一页。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