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韩国非遗全名单)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16

韩国非遗全名单

答:韩国目前共有二十三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遗,包括宗庙祭礼乐、江陵端午祭、阿里郎、泡菜、韩纸、摔跤、拔河、儒学私塾、四物游戏、女圆舞、济州海女文化、跆根、跆拳舞、传统歌曲、造船技艺、鹰猎、假面舞、传统结绳、阿里郎民谣等。

为什么这些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

因为大多数词汇在中文里没有固定译法,官方表述和我们日常用语略有区别。例如“宗庙祭礼乐”就是君王祭祀祖先的音乐舞蹈仪式,“女圆舞”则是庆尚南道女性围成圈跳的鼓舞。对刚入门的读者来说,把它拆开看:宗庙=祭祖场所,祭礼=仪式,乐=音乐+舞蹈,这样记最简单。

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韩国非遗全名单)-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韩国非遗是怎么评上的?

联合国有一套流程,但韩国国内还有更严格的“三步走”:

  • 社区申报:渔民、农民、匠人把自家仪式报给市道 ***
  • 文化财厅复审:专家到现场记录,确保“原汁原味”
  • 国会命名:总统或国会通过“国家无形文化财”称号,才有资格往联合国送材料

引用《文化财保护法》的话——“保护的之一步是尊重传承人的声音”,这条法律自1962年生效,比我们的《非遗法》早了近半个世纪。


哪几样最容易被我们误读?

1. 江陵端午祭≠端午节
很多人以为韩国抢走了端午,其实并不冲突。我们的端午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他们的江陵端午祭在农历四月十五前后,地点在江原道江陵市,核心是萨满仪式+官奴假面剧,连粽叶都不见。两者同源不同流。

2. 泡菜文化不只是辣白菜
韩国申遗的文件里有300多种腌渍法,包含酱螃蟹、酱鲍鱼、酱明太鱼,真正关键词是“发酵技术”。我在韩国首尔一家百年酱缸店采访过,老师傅说“温度24小时浮动不超过两度”才能成就好味道。

3. 拔河是宗教活动
韩国拔河在正月十五,用稻草绳拔,分天地两队,天代表阳、地代表阴,拔河后把绳子丢进稻田防虫,这是农耕礼仪的延伸,和我们学校运动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韩国非遗全名单)-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中国读者要关心韩国非遗?

  1. 相互映照 孔子曰:“礼失而求诸野。”看他人如何保护传统,能帮我们反思自己端午商业化过度、年味淡化的现状。
  2. 旅行攻略升级 若你计划首尔三日游,不妨抽半天去宗庙听祭礼乐,票价不到人民币30元,且英文导览免费;若想体验海女,济州岛每天清晨有免费潜水观摩,只需在官网预约。
  3. 学术研究切口 《金瓶梅》里提到的“酱瓜”其实就是发酵做法,跟韩国酱缸一脉相承;写论文时引用两国技艺的对比案例,答辩时能拿高分。

给入门者的三步检索 ***

之一步:锁定韩英双语名
中文“宗庙祭礼乐”对应韩文“종묘제례악”,英文“Royal Ancestral Rite and Ritual Music in Jongmyo”。搜学术期刊时用英文,找视频时用韩语,命中率直线上升。

第二步:用韩国文化财厅官网地图
网站自带GIS,点一个非遗就能跳出传承人、演出时间、票务链接,比中文网页丰富10倍。Chrome自带翻译即可。

第三步:对比国内资料反向印证
拿韩国面具舞“河回别神”对比贵州地戏,你会发现三国时期朝鲜半岛和中原的面具纹饰竟一样;引用《后汉书·东夷传》就能让观点更具权威。


我自己的一次失败经历

去年我托韩国同学帮我买一条正宗“绳结”手绳,想要研究结法。结果拿到手发现只是义乌小商品贴牌,原来真正非遗传承人金英姬老师傅只在忠清南道公州做 *** 订制,线上无店、需亲自拜访。那趟旅程让我深刻意识到:非遗的价值不是商品,而是“无法大规模复制的社会关系”。

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韩国非遗全名单)-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彩蛋数据:韩国文化财厅2024年度报告显示,平均每位国家级传承人的收入约2600万韩元/年,折合人民币13.7万,还不如首尔普通白领的一半,但他们每年要义务授课超过200小时。保护不仅是文化自豪感,更是真金白银的财政支持和社会荣誉。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