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书怎么写新手版
可以,零基础十分钟就能搭出官方级框架为什么写策划书?
写策划书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把分散的点子变成可执行的系统方案。我去年帮家乡皮影戏团队拿到市级补贴靠的不是PPT炫酷,而是让评委在两百字里就能看懂传承路径、经费流向、时间表。
常见误区三连击

(图片来源 *** ,侵删)
- 把策划书当宣传册,通篇“历史悠久”,不提可量化的目标
- 预算只做“总账”,无法拆解到每场公益课、每件工具
- 风险页留白,结果暴雨冲场只能临时抢大棚
六页模板直接套
封面:项目名+一句愿景(例:非遗柳编进校园·让指尖技艺成为孩子的第二种语言)
背景一页写够痛
引用中国非遗网数据:截至2024年,全国柳编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63.4岁,急需代际承接。
目标三层递进
短期:培训30名小学生基础编织;
中期:建立校园传承基地;
长期:开发文旅研学路线创造营收反哺传承。
执行五列表
| 月份 | 活动 | 指标 | 预算 | 责任人 |
| 5月 | 开班仪式 | 到场媒体≥3家 | 2000 | 外联小黎 |
...
预算怎么写得像会计而不是文科生
先问:预算给谁看?答:给审计、财务、基金会评估。因此:
单价×数量×次数=细目,再写一句用途备注。
示例:柳藤材料 26.5元×120把×10场 = 31,800元(用于“六边形小花篮”环节耗材,确保每位学生出成品)
引用《红楼梦》十三回凤姐理账,“小事用清单,大事算总账”,财务老师一眼看懂。
传播章节要“三段钉”

(图片来源 *** ,侵删)
- 内容钉:提前拍三条15秒短视频,展示“一根藤到一只篮”的完整流程,上传抖音定位本地生活频道,播放量>1万就算成功预热;
- 渠道钉:联动本地小学公众号、文旅局视频号,矩阵发布,而不是孤军奋战;
- 闭环钉:每场活动留二维码,观众扫码可预约下一期体验,数据进入飞书表格沉淀。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我们用策划书布置灯光,让观众走进来。
新手最容易忽略的三个时间戳
T-60天:确认传承人档期,非遗大师暑假常外出巡演,提前锁死;T-30天:完成教育局备案,否则保安不让进校园;
T-7天:彩排现场,提前发现投影仪对柳编纹理拍摄反光的问题,用柔光纸解决。
引用权威让策划书自带背书
• 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22操作指南提到“社区参与是可持续性关键”,可在策划书页脚插入原文2行,显专业;• 央视纪录片《手艺人》第四集聚焦柳编,附上1张截图并写“同题案例”增强可信度。
结尾彩蛋:一键检查清单
打印本策划书后,拿出荧光笔——写完最后一页,记得把PDF命名为“非遗+项目名+2025V1”,发给至少三位行业前辈求拍砖。被拍得越惨,落地越稳。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