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非物质洗浴文化遗产(宣城洗浴非遗有哪些项目)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25

宣城洗浴非遗有哪些项目

可以洗澡也能申遗?答案是:宣泾汤池 *** 技艺和旌德药浴方

到底什么算“非物质洗浴遗产”?

“洗浴”听起来像现代词,其实早在《诗经·小雅·采绿》中就有“予发曲局,薄言归沫”的沐浴记载。宣城把“古法手工熬汤、草药配比、温泉引水”三项传统技艺打包,才有了今天官方档案里的“宣泾汤池 *** 技艺”与“旌德药浴方”。
个人观察:真正被列进非遗名录的,不是泡澡本身,而是背后的熬汤、制药、凿池技艺,这三步缺一,就只剩普通泡澡了。

宣城非物质洗浴文化遗产(宣城洗浴非遗有哪些项目)-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新手快速判断“真假”洗浴非遗的三把尺子

  1. 有官方编号:安徽省文旅厅公布的“皖遗〔2021〕23号”名单中,“宣泾”排在洗浴类目第3项。
  2. 有人物传承:至少历经三代,且有口述史。我去泾县桃花潭镇拜访传承人胡师傅,他拿出清末家藏的《熬汤手记》,墨迹仍能辨出“松柴三斤”四字。
  3. 有实物佐证:古泉眼、旧石槽、老药材柜都算,只要没有以上三件,再花哨的营销也是“挂羊头”。

为何宣城能把洗澡做成非遗?

自问:别的地方也有汤泉,怎么就宣城能“申遗”?自答:
a. 地理独一份——黄山余脉与长江水系的交汇处,石灰岩裂缝正好把地热和富硒水一起送到地表;
b. 人文叠加——徽商往返南京、汉口,把药材贸易和泡汤文化带了回来,形成“上午采药、午后熬汤、晚上泡脚”的一条龙生活场景;
c. 技艺闭环——从凿池、熬汤到药材配比,全部由本地家族代代相传,外来技术很难插足,天然形成文化保护层。


探访实录:跟着传承人泡一次正宗“宣泾汤”

时间:2025年4月12日
地点:泾县茂林镇古泉头
流程记录:

  1. 引泉:胡师傅打开刻有“光绪丁亥”的青石闸,38℃泉水经竹筒流入杉木桶。
  2. 熬汤:铜锅加松柴,投放九味核心药材——艾叶、菖蒲、野菊、桑枝、忍冬藤、紫苏、藿香、陈皮、桂枝,比例以“七枝三叶”口传口诀为准。
  3. 试水:手背测温,达到微烫不灼即可,计时泡脚27分钟,寓意“二七吉祥”。
    体验感:十分钟后脚心先冒汗,随后整条腿像被细线轻轻牵引,古籍称之为“引阳入络”。

想学?三种入门姿势

  1. 看展:宣城市博物馆二楼常设展《泉润匠心》,展柜里那块“道光二十五年汤池铭”石碑已被摸得发亮。
  2. 跟师:胡师傅每年7月收一名公益弟子,学费0元,但要签“三年内不得商业开发”协议,这份克制本身就是非遗精神
  3. 买书:2024年黄山书社重印《旌德药浴方考》,收录83个古方,按“春防湿、夏祛暑、秋润燥、冬藏阳”四季排序,适合对照练习。

未来走向:一张仍在书写的底片

安徽省文旅厅公开数据:2024年宣城洗浴非遗景区共接待32万人次,同比增长18%,但回头客只占11%。
我在出口处随口问了十位游客,“如果再来的动力是什么?”七人答“药材味闻着舒服”,仅两人提到“了解传承故事”。
可见:技术可以复制,可故事还没讲透。若想让新手小白真的“看会又记住”,需要像法国电影《香水》那样,把气味、场景、人物三线并进。宣城的老匠人们,正站在镜头前,等待下一位肯按快门的记录者。

宣城非物质洗浴文化遗产(宣城洗浴非遗有哪些项目)-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宣城非物质洗浴文化遗产(宣城洗浴非遗有哪些项目)-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