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计算机价格多少钱一台
目前公开可查的整机参考价格区间:700万—3500万人民币,取决于量子比特规模与配套冷却系统配置。

为什么价格差距大到离谱?
新手常常听说“量子电脑贵得离谱”,但搜索一圈又发现有的报道写几百万,有的说上亿,究竟谁对?
秘密藏在三处:
- 量子比特数:16比特与127比特不是一个量级,后者每增加一个比特就要再多加一道微波线路与滤波器,硬件成本线性上升。
- 稀释制冷机:没有-273°C环境,超导芯片只是一块废铁。一台Bluefors LD400制冷机挂牌价就高达220万元,还另配高纯氦气储备罐。
- 软件与维保:IBM为付费客户提供Qiskit Runtime优化、量子芯片更换、工程师驻场,这一项每年再收百万级年费。
购买渠道只有“整机”吗?
并非如此。作为入行之一步,小白可先考虑云服务,不用一次性把数千万现金砸进硬件。

主流选项:
平台 | 接入方式 | 计价模式 |
---|---|---|
阿里云量子实验室 | 调用超导量子芯片“天目” | 0.7元/量子门 |
AWS Braket | 线上即用 | 按使用时间阶梯计费 |
本源量子·本源悟空 | 企业专属通道 | 包月30万/每月 |
个人观点:之一次写算法demo不必自建机房,租用量子算力像“租GPU做深度学习”一样自然。
个人开发者能否众筹一台?
量子科普作家张朝阳在2024世界量子大会算过一笔账:
“把比特数降到10以内、制冷机用二手的,再牺牲一点门保真度,60—120万确实能攒出一台‘迷你超导量子计算机’。”
B站UP主“极客小李”2025年初发布的Vlog《十万元量子机》正是基于这一思路,用超导铝膜芯片+干式制冷机+国产FPGA控制卡实测,虽只能跑两位数加法,却引来十万弹幕围观。

但注意,这种实验装置达不到企业级误差率,更像“量子版单片机”,适合做教学而不适合商业场景。
二手市场的暗流与风险
量子设备更新极快,二手D-Wave 2000Q偶尔出现在科研拍卖,报价180万美元左右。购买时务必做三件事:
- FPA检查:验证量子比特保真度衰减曲线,超过5%就报废。
- 制冷剂存量评估:氦-3价格在过去五年翻了七倍,老机器常常“买得起、养不起”。
- 运输震动记录:超导谐振腔对微振动极度敏感,运输日志缺失需额外预算重做校准。
引用《红楼梦》第五回评语:“假作真时真亦假”,二手市场水深,千万别用买服务器的思维去交学费。
未来三年价格会腰斩吗?
谷歌量子AI团队2024底发布的“百万比特路线图”提出:依靠3D集成与片上控制,单比特成本有望在2028年降到100美元级别。我的判断是,芯片层面确实可能下跌90%以上,但冷却与调控系统的机械瓶颈依旧“卡脖子”。
如同CPU降价带动PC普及,却不代表液氮服务器会人人买得起。因此“整机价格”仍会停留在百万级,但中小课题组通过“分时租赁”即可在云上拿到曾经遥不可及的算力,量子计算真正的平民化会体现在使用门槛而非硬件标价。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