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和超导的关系(量子计算一定要超导吗)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20

量子计算一定要超导吗

量子计算不一定非要依赖超导,但超导是目前最成熟、最主流的实现物理系统之一。

超导为何成了量子计算的“香饽饽”?

量子计算和超导的关系(量子计算一定要超导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电路之所以受到全球实验室的追捧,核心原因在于约瑟夫森结所带来的两大魔法:
    • 无损耗电流:超导体电阻为零,能长时间保持量子态;
    • 可控非线性:外加电压就能精准地开关二能级系统,相当于量子的“晶体管”。

正如费曼在《物理学讲义》中提到的:“任何足够新颖的设备,都必须先从能控制的基本元件开始。”超导量子比特恰好扮演了这样一枚元件。


还有哪些路径可以绕开超导?

1. 离子阱:让原子当比特

离子阱把单个带电原子囚禁在电磁场里,用激光操控原子内部的能级。它的门保真度已经做到%,但体积与功耗大得惊人——需要整间房的真空与激光阵列。对实验室友好,对消费电子不友好。

2. 光量子:光纤里的超算梦

量子计算和超导的关系(量子计算一定要超导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用光子的偏振或时间编码信息,天生抗电磁干扰。谷歌2023年的“九章”原型机就用144模式干涉仪做了玻色取样,但光子损耗仍是瓶颈。若未来能把硅基集成光源做进芯片,或许能打破尺寸魔咒。

3. 硅自旋:蹭半导体供应链

把电子或原子核的自旋塞进硅量子点,可以复用CMOS工艺。英特尔的Horse Ridge II控制芯片就建在硅基上。缺点是相干时间短—仅几毫秒;优点是成本可与现有晶圆厂分摊。


三大主流方案的直观对比

技术路线 相干时间 门保真度 硬件复杂度
超导 100 微秒 99.9% 中等:制冷机+微波线
离子阱 1 分钟 99.99% 很高:激光塔+真空罐
硅自旋 1 毫秒 99% 较低:兼容半导体厂

未来五年,谁能率先突破 1000 个逻辑比特?

量子计算和超导的关系(量子计算一定要超导吗)-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我押注“混合架构”:用超导做耦合总线,把硅自旋当存储节点。Google、IBM与初创公司Equal1均已在实验这种思路。理由如下:

    • 超导总线高速,可瞬时跨芯片传递量子态;
    • 硅节点密度高,每平方毫米可塞下数十万比特;
    • 通过低温CMOS电子学,可把经典控制器封装进冰箱,摆脱机房级微波。


新手怎么选研究方向?

自问自答带你过一遍:

Q:我本科做半导体器件,该切到超导吗?

A:不必。硅自旋与超导工艺越来越像,先做室温材料生长、射频测量,这些技能平移到稀释冰箱就能用。

Q:物理专业没电子背景,会不会被淘汰?

A:恰恰相反,量子纠错的数学结构比硬件更新快,学好李群、拓扑码,比拧螺丝更保值。

Q:量子计算会不会又是一场泡沫?

A: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新技术在达到可盈利的边界前,都会伴随资本狂欢。超导电缆和MRI已让低温产业活了40年;哪怕通用量子机迟到,量子传感也会先商业化。


我的一次参观手记

去年冬末,我走进中科院物理所超导量子实验室,看到一整面墙的稀释冰箱与密如蛛网的半硬质同轴线。工程师告诉我,每台冰箱光电缆的铜就要60公斤。那一刻我意识到:超导量子计算不仅是物理学,更是一场材料与工艺的极致较劲。借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洞明之处,正是在这些看不见的电阻、相位、电感之间。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