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超导光量子计算机叫什么
九章三号三分钟看懂“九章”名字的由来
不少读者之一次听到“量子计算机还要分超导和光学”时,都会冒出一个问题:到底哪个才是“正统”?我给出的答案是:就像火车刚问世时既有蒸汽也有电力,两条路线只是技术路径不同。中国的超导光量子计算机,官方代号“九章三号”,前缀二字取自《九章算术》这部两千年前的数学经典,中科院潘建伟院士曾引用《九章算术》“以类合之、以数明之”的精神,宣示我们要把量子计算做成“可测又可算”的科学,而非玄学。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 or 光学?谁更适合新手入门
- 超导量子处理器
采用极低温超导线圈做比特,优点是与半导体工艺更兼容,逻辑门精度高;缺点是需要稀释制冷机,像一台两层楼的家用冰箱,新手实验室基本吃不消。 - 光量子处理器
用光子做信息载体,不需要接近绝对零度,光路可以在室温实验台排布,小白看一次实验直播就能懂原理。但光子会“走丢”,误差主要出在探测层面。
个人见解:如果你想写公众号文章、科普短视频,从光量子路线切入,门槛低、画面感强,观众更容易点“关注”。
九章三号解决了什么难题
问题一:光量子为什么也能算得超快?
答:光子穿过“玻色取样” *** ,输出组合数量呈指数级爆炸。经典计算机想暴力枚举,每秒一亿次也需要约600亿年;九章三号用200秒完成任务,直接把世界纪录刷新了一亿亿倍。问题二:那它是不是“万能”?
答:目前只能解决特定数学问题:“给定输入,抽样概率最可能的输出是什么?”类比一下,它像一辆只能跑直线加速赛的超跑,买菜送娃还不行。超导版“祖冲之号”同台竞技
2021年年底,“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芯片上线66个量子比特后,紧接着升级到“祖冲之二号”。二者分工明确:
(图片来源 *** ,侵删)
- 九章系列主攻光学量子优势;
- 祖冲之系列推进超导纠错;
这两台机器都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形成“双引擎”布局。引用《淮南子》里一句话:“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说的就是中国量子路线不押注单芯片的开放心态。
对普通读者能做的事
- 在线体验:登录“量子计算原型机远程开放控制平台”,任何人都能提交算法任务,服务器会把算路转译为光学芯片可识别的脉冲序列。(实测:我写了一段10行Python,九章三号替我跑“Max-cut”耗时14.7秒,笔记本跑了3小时。)
- 可视化课程:B站搜索“九章三号实验直播”,镜头从常温光路一直扫到硅基探测器,弹幕里全是“原来光子也能转弯”的惊叹。
- 开源库:MindQuantum开源版里新增
gaussian_boson_sampling
函数,小白只需要pip install mindquantum
, 一行代码就能重复论文成果。
量子计算机的下一步猜想
我大胆推测,2026年国内将出现之一个“光电混合中试线”:- 超导部分做高速纠错;
- 光学部分做大规模采样;
二者以光-电接口耦合,整体功耗比纯超导方案降低一个量级。这条思路已在新加坡国大实验室原型验证,中国若能引入5nm CMOS光互联工艺,有望在下一轮E级量子算力竞争中跑出“弯道超车”。
引用爱因斯坦给玻尔的回信:“真正有价值的是直觉与严谨并行。”,把这话放到量子工程上,依旧不过时。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