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常温超导材料是真的吗
常温超导材料在 15 ℃ 左右即可零电阻导电,目前尚未被主流学界证实可用于量子计算机为什么量子计算机需要超低温?
大多数商用量子芯片依赖于超导量子比特,而传统铌、铝材质在极低温(约 10 mK)才能展现超导性。谷歌 Sycamore、IBM Condor 皆如此。“降温成本”占整台设备预算的 35%–50%,这促使科学家寻找能在室温下零电阻的替代物。
常温超导材料是什么?
定义与原理
- 零电阻:电流可无损耗通过,减少热量堆积。
- 迈斯纳效应:完全排斥磁场,可降低量子退相干。
- 临界温度高于 0 ℃ 即可称为“常温”。
当前热点:改性铅磷灰石
韩国团队 2023 年公开的 LK-99 宣称在 400 K 超导,但三次复现样本均无法实现零电阻,只测得弱抗磁信号。引用《Science》评论:目前缺乏令人信服的数据,尚待验证。常温超导≠常温量子芯片
很多新手会问:“只要拿到常温超导就能造出常温量子计算机?” 答:不一定 • 超导仅是量子比特的载体,还需稳定的约瑟夫森结和可寻址的调控线路。 • 噪声水平在室温会显著上升,量子态易被破坏,仍需精巧封装与校准。 因此,“材料突破”只是起点,“系统集成”才是胜负手。目前最有希望的路线
| 方案 | 温度区间 | 材料体系 | 主要进展 | |-------------|----------|--------------------|----------| | 高压氢化物 | 203–260 K | H₃S, CSH₇ |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 2020 年测得 250 K 超导,但需 170 GPa 高压,现阶段无法做芯片 | | 二维转角石墨烯 | 30–100 K | 双层石墨烯旋转 1.1° | MIT 2022 年展示量子干涉实验,温度仍高于硅冰箱成本阈值 | | 拓扑量子材料 | < 50 K | Bi₂Sr₂CaCu₂O₈+x 薄膜 | 理论预测马约拉纳零模在 77 K 依然存活,若能与硅工艺结合,将大幅简化制冷 |个人预判:未来 5 年内,室温、常压、可加工的拓扑量子材料将成为科研焦点,而不是单一追求 400 K 的化合物。
小白需要关注哪些长尾词?
1. 常温超导材料2024最新进展 2. LK-99复现实验结果权威解读 3. 量子计算机冷却成本对比报告 4. 室温超导与量子计算的关系 5. 石墨烯量子比特入门教程量子创业圈的冷思考
引用查理·芒格的话:“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常温超导很酷,但“炒概念”会让新人忽略工程约束。 从投资角度看,“能商业化的低温系统”估值反而更高,因为它已在真实收入闭环中跑通。常温超导材料尚处在基础研究阶段,周期以十年计,不要急于梭哈。数据补充:制冷成本一张图就能看懂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