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技术(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技术实现量子比特)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36

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技术实现量子比特

超导量子比特与光量子比特

为什么先问“量子比特”

普通人常把量子计算机想象成“超级快的传统电脑”。其实真正的区别在于基本计算单元:传统电脑用只能表示0或1的“硅晶体管”,量子电脑用的是叫“量子比特”的东西。只有搞清量子比特靠什么技术做出来,后面所有魔法才有根据。

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技术(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技术实现量子比特)-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超导量子比特:零下273℃的电路魔术

核心器件:约瑟夫森结
把两片超导体夹一层超薄绝缘层,就形成了约瑟夫森结。当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库珀对像溜冰一样无阻地“隧穿”过去,于是电流既能顺时针也能逆时针。这种双向共存状态就是量子叠加

日常类比:想象一枚硬币在零下273℃的桌子上同时呈现正反。你不去拍桌子,它就永远保持两面并存。
谷歌实验室的做法:用铝材在蓝宝石晶圆上刻出谐振腔,再通过微波脉冲翻转量子逻辑。参考Nature 2023年9月的论文,其最新的70量子比特处理器单量子门误差已降到0.05%。


光量子比特:飞行中的光子不会“怕冷”

超导方案需要巨型稀释制冷机,而光量子方案把信息编码在单个光子身上,室温就能跑。

光量子如何做0与1的叠加?
把光子送进干涉仪,通过路径+偏振两个自由度编码,一个光子同时走了“两条路”。清华团队在2024年3月的Science Advances上报告,实现18光子纠缠并验证了一键式可编程玻色采样,运算复杂度相当于经典机“跑断腿”。

个人观察:光量子天生好扩容,但光子一旦丢失就不可逆;超导量子虽重装备,却可借助成熟的CMOS工艺改进,两条路线未来极可能长期共存

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技术(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技术实现量子比特)-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离子阱量子比特:用激光“捏”住原子

陷阱内部:用交变电场形成“蛋壳”状势阱,束缚单个锶离子。
量子态存储:离子的电子跃迁可存活30分钟,比超导毫秒级寿命长上万倍。
难点:相邻离子“交谈”靠共享振动模式,速度不快。

哈佛大学2024年用激光在20离子上演示了容错门操作,错误率低至2×10⁻⁴,证明离子阱在小型高可靠场景里依旧吃香


自问自答时间:量子比特怎么测?

问:如果量子比特又正又反,我测一下会不会把它测“塌”了?
答:会。
测完之后只剩下0或1。所以测量本身被视为“量子运算”的一步;科学家在算法里特意把要读答案的步骤排在最末尾。超导用微波读出腔,光量子用单光子探测器,离子阱则用共振荧光——激光照一下,亮的是1,暗的是0。


还有哪些冷门但值得关注的技术?

  • 自旋量子比特:把磷原子塞进硅晶体,用金属栅极调控电子自旋,完全兼容半导体工厂。
  • 拓扑量子比特:如微软押注的马约拉纳费米子,理论天生抗噪音,至今未实现稳定测量。
  • 里德堡原子阵列:用激光排列数百个铷原子,通过里德堡阻塞效应做量子门,2024年创下6100逻辑门保真度新纪录。
“真正的科学精神不是寻找新的风景,而是拥有新的眼睛。”——《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
这句话放到量子硬件竞争里,正是提醒我们:比拼的不仅是温度、波长和频率,更是对物理本质的新视角。

数据点睛

据IDC 2025年6月预测,到2030年:
超导方案将占量子硬件出货量的48%,光量子32%,离子阱12%,其余8%被新材料瓜分。
背后的原因是超导仍能在芯片级集成上千比特,而光量子在长距离量子互联网中具备天然优势。

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技术(量子计算机用什么技术实现量子比特)-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写给小白的小贴士

如果你想动手入门而不砸钱买制冷机,可以从以下三步开始:

  1. 在云端(如Braket、HiQ云)租用模拟器,理解量子门的数学表达。
  2. 用开源Qiskit或Cirq跑一个最简单的Bell测试,观察测量破坏叠加。
  3. 参加每年9月的“国际量子计算挑战”,零基础教程由IBM、华为、Xanadu联合提供。

量子比特的故事,今天才翻开第二页;而你,也许正是写下下一章的读者。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