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能用到量子计算技术吗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18

芯片能用到量子计算技术吗

不行。现阶段芯片无法直接迁移到量子计算体系,但已有过渡型路线:传统硅芯片在低温下充当“量子控制协处理器”,为量子比特精准喂信号、读结果,二者协作而非替代。

一问:芯片与量子比特究竟差在哪?

芯片能用到量子计算技术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比特形态:传统芯片用0/1高低电压;量子比特靠超导环路、离子阱或硅量子点的叠加态。
  • 运行环境:手机芯片常温即跑,量子芯片需要稀释制冷机维持在10 mK以下。
  • 失错率:经典芯片每万次操作失误不到1次;量子比特99.9%准确率都算优秀,需要额外纠错层。

  • 二问:有没有“混搭”实验?——Delft大学给了答案

    2023年,TU Delft团队发表Nature封面:把一块22 nm FinFET的Intel低温CMOS芯片塞进制冷机,距离量子比特仅20 µm。结果:

  • 控制信号噪声下降12 dB,单量子门误差从0.17%降到0.12%。
  • 现场演示证明:硅芯片不改制程,也能充当“量子小秘书”。

  • 三问:谷歌、IBM为何仍坚持超导芯片?

    “量子的敌人是噪音。”——John Martinis,前谷歌量子负责人。

  • 超导量子比特频率在5-10 GHz,与硅芯片的微波控制接口天然匹配。
  • IBM已把QPU与CMOS控制芯片封装在同一模块,通过2.5D硅中介层缩短走线,使延迟降到2 ns。
  • 但每片QPU仍需上千条同轴线,布线依旧头痛,这为新一代硅-量子协同芯片留下空间。

  • 四问:小白能理解的冷知识

    量子芯片需要多少层金属?
    IBM Eagle用到6层铝+1层铌,远少于手机芯片的15层铜,因为低温下金属电阻极低,不必堆叠加厚。
    国产进展到哪一步?
    中科院物理所把碳化硅衬底引入硅量子点,成功将比特相干时间提升至60 µs;碳化硅的高导热性有望简化散热。

    五问:未来五年路线图

    芯片能用到量子计算技术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2025:Intel公布“Horse Ridge III”,集成128通道微波源,单通道功耗低于2 mW。
  • 2026:台积电试产3 nm低温CMOS,目标是让室温电子学与量子芯片温差接口再缩十倍。
  • 2027:若能把硅量子点比特良品率提升到90%,即可考虑在同一硅片上混排逻辑核与量子核,届时“芯片”与“量子计算技术”的真正融合才算起步。

  • 作者手记:从《三体》的智子到今日芯片

    刘慈欣在小说中写“智子二维展开”时,也许没料到科学家会在硅片表面雕刻纳米级缝隙来囚禁电子,使其成为量子比特。站在2024年回望:我们把原子级缺陷视为敌人;而在量子时代,这些缺陷只要精准控制,就能化身最强算力工具。芯片与量子,不是对立,而是“经典”与“未来”的握手。

    芯片能用到量子计算技术吗-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