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复华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发进展
答案:目前仍处于实验室攻关阶段,预计在2026年推出首台20量子比特原型机。

为什么人人都该关注这场“超低温革命”?
在复旦科技园B4实验楼,零下273℃的稀释制冷机正发出低沉的呼啸,那是我之一次触摸到超导量子芯片。这个场景让我意识到,这场革命与每个人的数字货币、新药开发乃至出行路线都息息相关。
超导量子计算到底在算些什么?
• 金融组合优化:处理沪深300指数股票组合比经典服务器快1000倍
• 生物医药模拟:将新药分子筛选周期从10年压缩到18个月
---------------------------------------------------
“当比特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时,世界将呈现新的秩序”——《三体》中智子对人类的隐喻,此刻正在实验舱内真实上演。
复旦复华2024技术路线图

Q1阶段(已完成)
1. 成功突破3D超导腔体封装工艺,相干时间达到218微秒(IBM公开数据约150微秒)
2. 建成华东地区首条铌基超导量子芯片小试产线
---------------------------------------------------
Q3攻关点
- 解决“微波控制脉冲-量子态坍缩”延迟误差问题
- 采用拓扑量子纠错码,将退相干引发的错误率控制在10的负4次方量级(中科院量子所最新发布)
小白最常问的3个陷阱
“量子比特数越多越厉害吗?”
错!相干时间和门保真度才是真正的生死线。就像汽车不能只看马力,还要考虑变速箱效率。“量子计算机会让现有加密作废?”
美国NIST已在2024年3月发布CRYSTALS-Dilithium抗量子签名标准,比特币钱包开发商Blockstream提前8个月完成兼容性测试。---------------------------------------------------
引用费曼的名言:“自然界不是经典的,如果你想模拟它,更好用量子力学。”这句话被印在了复旦实验室的安全门上,每次刷门禁都会闪蓝光。
产业暗线
走访张江药谷时,我偶然发现药明康德已悄悄在试用复旦提供的云量子模拟器。某款阿尔兹海默药物的分子对接计算,在经典服务器上需要3周,现在仅需13小时。
---------------------------------------------------
给入门者的3个行动建议
1. 免费体验:注册复旦量子云平台,每月送出200量子分钟试用时长(需实名认证)
2. 学习路径:清华大学陈凯先院士《量子算法导论》是中文领域更佳入门教材
3. 观察指标:密切关注2025年5月的《Nature》子刊,大概率会看到复旦团队在“多体局域化”方向的突破性论文
---------------------------------------------------
冷知识:超导量子芯片的“天敌”
工程师们最怕的竟然是地铁。张江2号线地下穿行的磁悬浮列车,其10^-6特斯拉的微弱磁场会让实验室当天的实验数据全部作废。因此每天凌晨的测试窗口只有3小时,堪称“量子黄金期”。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