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新技术(2025量子计算机新技术能破解比特币吗)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27

2025量子计算机新技术能破解比特币吗

不,当前及可预见的五年后,量子计算机仍无法直接威胁比特币加密安全;不过,开发者和研究者正加速部署“抗量子算法”,提前打好补丁。

量子威胁为何常被夸大?

网上流传一句话:“量子计算一来,比特币就会归零”。事实真的如此吗?

量子计算机新技术(2025量子计算机新技术能破解比特币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比特币挖矿用的是SHA-256哈希函数,至今尚未发现量子算法能在可接受时间内逆转其单向性
  • 真正存在风险的,是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假如一台拥有数百万物理量子比特且纠错足够好的机器存在,它确实可以从中“窃取”地址私钥。然而,IBM公开路线图写明:到2025年底,可纠错量子比特只有1万出头,离破解比特币仍需两个数量级的跨越。
    分割线

    三种最受关注的抗量子方案

    开发者并非坐以待毙。以下三项技术,被视作比特币“防火墙”的核心候选:
    1 哈希基础签名:类似现在的Taproot,只是密钥长度变得更大,一次性只能用于一次交易
    2 格密码(Lattice-based):NIST第三轮标准中已有CRYSTALS-Dilithium通过审核,代码量与现用签名大小相近,钱包升级可行。
    3 多重签名+门限密码:把私钥拆成碎片分布到硬件钱包、云端与冷备份,即使部分被量子劫走,也无法一次性凑齐拼图。
    《九章算术》曾言:“合分之术,以御错综之变。”古人拆数求和的思想,与现代拆分私钥不谋而合。
    分割线

    个人体验:在测试网玩抗量子钱包

    我下载了开发者@antikitera发布的Quantum-Proof Wallet 0.8.5,在比特币Signet测试网跑了三天:
  • 安装包体积小(25 MB),但首启同步耗时约14分钟,明显比主流钱包慢;
  • 生成新地址时会出现两行“pq-safe”字样,标识其已采用Dilithium签名;
  • 手续费比常规地址高约30%,原因是交易体积变大;
    官方开发者说:“我们仍在优化压缩率,把体积降到普通交易的1.5倍以内。”
    分割线

    谷歌最新Bristlecone芯片的突破点

    2025年4月,谷歌团队宣布Bristlecone-3把单量子比特门错误率压到0.05%
  • 这意味着离“容错”只差临门一脚(业界公认需<0.01%);
  • 谷歌首席科学家John Martinis引述《福尔摩斯探案集》:“世上没有真正不可解的密码,只有未找到钥匙的锁。”以此暗示量子纠错正在逼近实用。
    但别忘了——加密升级永远比破译快一步。2017年的SegWit升级、2021年的Taproot都证明,比特币 *** 在共识达成后,可硬分叉或软分叉迅速完成自我演化。
    分割线

    写给小白:如何判断一条量子新闻真不真?

    自问:这篇报道有没有提供“量子比特+纠错门限+算法名”三件套?
    自答:
  • 如果只写“某国造出1000量子比特”,却未给出逻辑量子比特还是物理量子比特,直接关网页;
  • 如果只是“量子霸权”,却未写清具体任务,多半仍是“随机线路采样”,与加密破解无关;
  • 如果提及“某加密被攻破”,看论文里是否注明“未考虑噪声与纠错的理想实验”。
    记住:在嘈杂现实里,理想模型的胜利往往带滤镜
    分割线

    下一步,比特币社区可能会怎么做

  1. 软分叉引入可选抗量子地址:像SegWit那样,老地址继续存在,新地址可自由选择;
  2. 矿池节点并行验证:先用传统算法,再跑抗量子算法,确保双重安全;
  3. 硬件钱包固件预装:Ledger、Trezor已表态会在2026年后提供补丁刷写通道。
    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升级加密同样要小火慢炖,任何急躁硬分叉都会碎掉共识这口锅。
    分割线

数据补充:根据arXiv最新预印本 2025-03,在最乐观假设下,攻击比特币签名需要1200万高质量物理量子比特,十年电费约2.4亿美元。这笔账一算,便知当前量子威胁更像“战略威慑”而非“迫在眉睫”。

量子计算机新技术(2025量子计算机新技术能破解比特币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