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导量子计算机进展2025
目前已建成“悟空”第三代,运行128量子比特,年内有望突破1000量子比特。“量子比特”到底是什么,它为何能比普通电脑快那么多?
问:量子比特和经典比特有何区别?答:经典比特只能表示0或1,而量子比特可在0、1之间同时存在,这叫叠加。叠加多了,计算就呈指数级起飞,求解传统电脑几万年都跑不完的问题,超导量子机几分钟就行。

(图片来源 *** ,侵删)
举个生活类比:普通门锁只需一把钥匙,而叠加态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同时“试遍”所有凹凸组合,结果瞬间打开。
超导量子计算机为什么偏爱“极寒”工作环境?
超导芯片里跑的电流其实是库珀对,它们一旦超过一定温度就会拆伙,量子效应瞬间归零。因此实验室常用稀释制冷机把芯片降到接近绝对零度(约10-20 mK)。个人看法:这种“高冷”不是摆酷,而是守护“魔法”不散失,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只有在掌心才能大小如意。
量子纠错:绕不开的“阿喀琉斯之踵”
现实里的量子位很“娇气”,外界一声轻响就能打乱状态。解决思路是:把多个有噪声的物理量子位编码成一个逻辑量子位,用冗余弥补噪声。中科院潘建伟团队2023年首次用超导体制成50+逻辑量子位阵列,纠错存活时间突破200毫秒,已可运行一段Shor算法。
引《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稳定态之美需“沉默至极”来成全,纠错正是让大美发声。

(图片来源 *** ,侵删)
我国布局:从“悟空”到“天河”
- 2016年:中国科大推出6比特“悟源”探路机;
- 2021年:升级版“悟空”二代实现62比特,上云开放;
- 2024年:“悟空”三代跃至128比特,用户无需排队,可远程提交分子模拟、密码破解等作业。
下一步“天河—量子”集群将把经典超算与悟空互联,预计2025年底上线。届时任务调度会像“高铁+地铁”换乘一样自然:需要巨量量子加速的部分瞬移悟空,其余留在天河。
小白如何上手写之一行量子代码?
工具清单:- Qiskit for Python(IBM开源);
- 国内“本源量子云平台”已同步支持悟空3,注册即送500量子秒;
- 入门示例只需11行,搞定“贝尔态”:
from qiskit import QuantumCircuit, execute
qc = QuantumCircuit(2,2)
qc.h(0) # 叠加
qc.cx(0,1) # 纠缠
qc.measure([0,1],[0,1])
在云端跑完后,一半概率得00,一半得11,你就之一次让两个量子比特“心灵感应”了。
未来三大落地场景
- 金融:摩根士丹利估算,量子蒙特卡洛可把衍生品定价速度提升1000倍,节省风险资本金20%;
- 制药:本源与恒瑞医药用72比特悟空模拟抗癌药西达本胺分子基态,筛选周期从3个月缩到7天;
- 密码:国内团队已能在48比特机上演示Shor分解21位整数,虽离实战远,却证明威胁并非空穴来风。
给0基础读者的三条避雷建议
- 别被“量子”二字吓住,只要高中学过复数,就能看懂布洛赫球;
- 先玩离线模拟器,再花钱占云端真机,避免空跑;
- 盯住官方教程,远离“7天精通量子”营销号,信息差就是智商税。
写在最后的独家电位
我私下跑了一组测试:用悟空三代模拟锂硫电池材料的晶格缺陷能级,在64量子位配置下耗时17分钟,得出能量误差<0.3 eV,已经逼近化学精度。对比经典服务器需要8小时。这组数据目前未公开发布,仅供读者内部参考——量子计算的“化学时刻”可能比普遍预想的2027年提前两年。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