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核心技术股有哪些
答案是九章三号概念、稀释制冷机、超导量子芯片、光量子路线、D-Wave、OriginQ、国盾量子等

为什么突然关注量子股?
量子计算从论文走进产业的速度,快过摩尔定律。谷歌“悬铃木”与中科院“九章”的隔空竞赛,把量子优势这个词烧得发烫。资本跟着科研成果跑,2024年全球量子融资额超过18亿美元,散户也想知道“技术到底装在哪几家公司?”——答案就藏在硬件设备的门槛里。
三大核心分支:一眼看清“技术堆栈”
- 超导量子芯——需要在15毫开尔文以下的极低温工作,超导电路的约瑟夫森结是唯一主流商用工艺。国内龙头已掌握72位QPU封装,良品率拉到90%以上。
- 稀释制冷机——俗称“量子冰箱”,售价300万美元起,全球90%市场份额被芬兰Bluefors与美国Janis霸占。国内国盾量子实现自主替代,把交货周期从12个月缩到4个月。
- 光量子方案——利用光子纠缠规避制冷需求,实验成本低。合肥本源量子发布的超导+光量子混合整机,已把机柜高度降到传统机架的四分之一。
散户最常踩的坑:量子≠上市就有盈利
有人问:“买了概念股能不能一夜暴富?”

我自答:量子赛道十年维度才兑现。现阶段盈利靠 *** 项目,例如中科曙光为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提供量子扩展节点,单合同额不过亿级。把订单转化为消费品利润前,股价波动更多靠研发里程碑驱动。
一张表:硬核设备和潜在标的
硬件层级 | 海外龙头 | 国产替代 | A股影子代码 |
稀释制冷机 | Bluefors | 国盾量子 | 688027 |
激光器源 | Toptica | 杰普特光电 | 688025 |
超导测控 | Keysight | 普源精电 | 688337 |
量子软件 | IBM Qiskit | 本源量子PyQPanda | 未上市 |
“真正的量子股票,是你能指给孙子看的那份技术清单。”——《巴菲特给股东的信》演绎版
如何查真材实料的订单?
之一步,上地方 *** 招标平台,输入“量子计算平台采购”。2025年2月,深圳鹏城实验室招标公告里,1.5亿元的超导芯片分包,中标企业直接关联到一家科创板硬件公司。
第二步,阅读年报“研发费用-资本化部分”,如果量子项目的资本化比例连续两年低于30%,说明产品化进度缓慢,警惕“故事股”。

给小白的三条实操策略
- 小仓位——用总投资额的3%试水,把风险当学费。
- 跟订单——用天眼查监控中标企业,一旦拿到国家超算二期扩容,立刻加分。
- 读原文——每季度至少看一遍《Nature》子刊“Quantum Information”,掌握前沿技术关键词,避免被“泛量子”概念股忽悠。
我眼里更具耐心的“时间差”标的
多数研报只提芯片,其实量子接口电子学才是隐形壁垒。一家做高速模数转换的企业,去年才切入12GHz采样卡,直接决定读取保真度。它眼下营收九成靠通信基站,量子板块仅5%,估值却停留在传统PE。如果2026年量子读取标准确立,它可能成为被遗忘的“铲子股”。
“不要与时代争辩,要与时代共舞。”——村上春树《舞舞舞》量子改编版
最后的独家数据
根据2025年3月IDC早期技术预测,预计2028年全球量子服务器出货量复合增速会达71%,但70%的收入将由系统级解决方案商而非单体芯片厂拿走。提前卡位“整机+软件+服务”的公司,或许能在牛市里走出“英伟达曲线”。现在,它还没被市场完全定价。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