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导量子计算机之一代是谁(中国之一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是哪一台)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25

中国之一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是哪一台

本源悟源

量子世界常被比作“看不见的海”,而超导量子计算机就是人类撒出的首张巨网。新手常问:中国之一次在这片深海里打上来的“之一条鱼”究竟是什么?今天,我用最通俗的方式把故事讲完。

中国超导量子计算机第一代是谁(中国第一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是哪一台)-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用“之一代”这个称呼很重要

在科技圈里,之一代意味着从无到有的“原生突破”。就像《红楼梦》里“开辟鸿蒙”四字,点出了所有故事的开端。量子计算机有三种主流技术路线:超导、离子阱、光量子。我国首台超导体系的整机——这就是“之一代”的真正标尺。


那台机器叫什么?诞生背景如何

答案是:本源悟源,发布于2021年10月,物理芯片代号KF C6-100。它诞生在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与本源量子联合实验室,背景是国家“科技创新2030”项目——没有国家队的入场券,这样的重器很难提前问世。

  • 6比特超导芯片
  • 量子退相干时间≈40微秒
  • 配套低温平台可降温至10mk
正如《浮士德》中的名句“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KF C6-100的指标放在今天不算耀眼,却给了后续200+比特芯片“生命”的根基。

新手最困惑的六个追问

Q1:为什么不是“九章”?

中国超导量子计算机第一代是谁(中国第一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是哪一台)-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九章是光量子路线,虽抢跑全球,但光路与超导完全不同,属于另一条赛道。

Q2:“祖冲之号”算第几代?

中科院2021年10月同步公布“祖冲之号”66比特,是二代系统,芯片升级,控制精度指数级提高。

Q3:国际对标机是什么?

谷歌Sycamore 53比特2019年官宣,IBM Eagle 127比特2021年11月亮相,KF C6-100正好卡在两者之间,展示我国没有被落下。

中国超导量子计算机第一代是谁(中国第一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是哪一台)-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Q4:这台机能干什么?

当年跑通量子近似优化算法(QAOA)VQE,验证电路规模足以解决“更大割”这类实际问题,虽是demo级,却迈出了产业化的之一步。

Q5:现在去看还能开机吗?

机器作为母机已退役,芯片存入实验室橱窗,低温平台被升级到24比特演示平台,继续培养研究生。

Q6:初学者能复制这样的系统吗?

个人极难,光是稀释制冷机成本就上千万人民币,但云端调用接口已开放——本源量子云平台可在线体验6比特电路实验,普通笔记本即可连入。


亲历者的一线见闻

我在2021年末受邀参观本源合肥实验室,隔着三层透明玻璃看见“银罐”——稀释制冷机外层的不锈钢罩体反射着冷光。工程师告诉我,KF C6-100最脆弱的是铝制线路,室温暴露1小时后,全部报废。那一刻我明白,量子芯片不是集成电路的升级版,而是低温物理学的艺术品

费曼曾说,“自然界不是古典的,如果你想要模拟它,就必须用量子力学。”站在芯片面前,我才真正掂量出这句话的分量。

数据彩蛋:一张图看出进步曲线

本源量子官网发布的白皮书显示:
KF C6-100的量子门保真度平均99.3%
2024年最新的KF C24-200已经做到99.8%
看似每提升0.1个百分点,误差率就减少三分之一——这是指数级竞争最残酷的角落。


写在最后的独家思考

如果说摩尔定律让经典计算以18个月翻倍的速度前进,那么量子计算则像登山,每上升100米气温骤降2℃。中国有了之一座“大本营”——KF C6-100,才有底气在雪线之上继续建C2、C3营地。下一次,当我们谈论“实用化量子优势”时,或许已站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回望起点,发现那台6比特的小机器原来就是雪线零米处最原始的脚印。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