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为什么能做量子计算(超导量子比特为什么能够实现量子计算)

八三百科 科技视界 20

超导量子比特为什么能够实现量子计算

超导量子比特能做量子计算,关键在于它可以利用宏观量子隧穿和约瑟夫森结的非线性,在芯片上形成可控的两能级系统,并借助超导零电阻特性实现长相干时间。

超导量子比特到底是什么?

初学者往往会把“量子比特”想得过于神秘。一句话:超导量子比特就是把约瑟夫森结放在超导铝薄膜里,把宏观电路打造成一个“人工原子”。

超导为什么能做量子计算(超导量子比特为什么能够实现量子计算)-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它的状态|0⟩与|1⟩分别对应宏观电流顺时针与逆时针流动。
  • 由于超导相位是量子力学变量,这些宏观电流也能出现叠加态,如同电子自旋的“同时朝上又朝下”。

有人问:“这不是宏观物体吗?为什么也量子?”
答:只要温度足够低、噪声足够小,宏观自由度依然遵循量子力学——这是诺贝尔奖得主Leggett在实验里反复验证过的。


零电阻如何保护量子信息?

常温下,电阻引起热涨落,量子叠加态会在皮秒量级崩溃。
超导环路却不同:

  1. 电阻为零 → 焦耳热消失,电流可以永动无耗散。
  2. 整个环路成为孤立量子系统,相干时间从飞秒延长到数十乃至数百微秒。

关键点:这并不是永动机,而是在制冷机里把环境“冻哑”,让量子信息有足够时间做门操作。

引用文献支持:Nature Physics文章指出,铝基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由材料表面缺陷决定,每降低表面损耗因子,寿命可呈指数级增长。


非线性元件——约瑟夫森结的价值

线性LC电路能级间距相等,无法满足可控两能级条件。
约瑟夫森结提供立方非线性(E = −E_J cos φ),使基态|0⟩与之一激发态|1⟩之间的间距变成非谐性,其余高阶能级被远远地“甩”在外。

超导为什么能做量子计算(超导量子比特为什么能够实现量子计算)-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简单类比:

  • 普通谐振腔像光滑楼梯,每一步一样高。
  • 约瑟夫森结则把楼梯前两步做成小尺寸,余下的直接改成跳跃高度,电子自然只在两步间跳动。

因此,“打开或关闭”这唯一跳跃通道,就实现了量子门操作。


如何实现单、双比特门操作?

  • 单比特门:通过微波脉冲对准|0⟩↔|1⟩跃迁频率,控制幅度与相位即可执行任意旋转。
  • 双比特门:两个超导比特通过耦合电容器共享谐振腔产生色散相互作用。施加适当失谐微波,可在200纳秒内完成CZ或iSWAP门,保真度已逼近99.9%。

个人观点:比起离子阱的激光阵列,超导方案全由微波与微纳加工完成,高度可芯片化;这是Google、IBM坚定押宝超导的根本原因。


超导量子计算仍面临的三大痛点

超导为什么能做量子计算(超导量子比特为什么能够实现量子计算)-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 退相干
    宇宙线中的荷电粒子击中芯片,瞬时产生涡旋,破坏相位相干。解决思路:底部屏蔽层+高能粒子探测器主动排除事件。

  2. 串扰
    高密度布线带来邻近比特耦合,如同邻居装修敲墙。最新 *** 是在比特间插入可调谐耦合器,平时关闭、门操作时精准开启。

  3. 规模化制冷
    万比特阵列功耗仅数十瓦,制冷机却需要数千瓦功耗与稀释制冷循环。Google实验室透露,计划2027年引入绝热退磁二级制冷,把温度压到3 mK以内,减小热噪声。

引用名人观点:约翰·马丁尼斯(John Martinis,前Google量子掌门)曾说:“解决串扰与退相干之争,才能从量子优势迈入量子实用。”


小白实验入门清单

如果你是本科生,想亲手体验超导比特的测量,可以准备:

  • 一台商用的稀释制冷机(Oxford或Bluefors基础型即可)。
  • 一块标准5×5 mm铝基芯片,内含单比特、单读出谐振器。
  • 矢量 *** 分析仪 + 20 dBm微波源 + FPGA实时控制板。

建议:先用室温LC谐振器练习脉冲序列编写,再移植到低温实验,可显著降低试错成本。


未来五年值得关注的两个新方向

  • 拓扑量子比特:在超导线中引入纳米级InSb或InAs,借由马约拉纳费米子实现“硬件级容错”。
    微软Azure量子团队已宣布,2028年内将拓扑比特规模推至100逻辑比特。

  • 晶圆级3D集成:把读出谐振器、控制线、放大器垂直堆叠至四层以上,缩小横向面积70%。
    IBM路线图声称,到2025年底采用3D封装,比特面密度将较2D方案提高3倍。

从《三体》里“降维打击”的灵感来看,3D集成也许正是量子计算走向桌面化的“降维”一步:把大型制冷机塞进机柜,把处理器做成卡片。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