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荥经非遗项目有哪些?一篇看懂)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4

荥经非遗项目有哪些?一篇看懂

答案是:荥经砂器烧制技艺、荥经竹编、荥经民间山歌、牛儿灯、荥经根雕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名录。

荥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荥经非遗项目有哪些?一篇看懂)-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是荥经?“边茶古道”酝酿出的活态工艺群

初入门的读者最常问:“地图上不起眼的四川小县,怎么攒下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荥经古称严道,是南方丝绸之路与川藏茶马古道的交汇点。木炭、粘土、竹木、山歌,全因商旅流动被就地取材,于是火与土的砂器、指尖缠绕的竹编、山风灌满的歌喉,从宋元一路走到今天。当地民谚说:“马帮歇脚烟未灭,火膛里砂罐已新成”,正是活态传承的写照。


国家级名片:荥经砂器烧制技艺

砂器与紫砂壶差别在哪?

:荥经独有的白善泥+煤灰,含铁量高,肉眼可见银星闪烁
:地坑倒置烧成,更高1350℃,成品乌黑发亮
:轻敲如磬,紫砂壶则闷厚

权威佐证:《中国陶瓷史》将其定位为“中国黑砂活化石”,2021 年由文旅部认定为国家级非遗。


指尖上的曲线:荥经竹编

荥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荥经非遗项目有哪些?一篇看懂)-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从米筛到爱马仕只差一把篾刀?

传统竹编做筛子背篓,如今却能在巴黎看到同款手拿包,身价翻上百倍。核心秘密在于“破篾至0.2 毫米不漏篾青”,全程不用胶。新手之一次上手,手指起泡几乎是“成人礼”。
我个人体验:学劈三层篾,整整三晚只得到一句师父的差评——“篾片厚得能当瓦片”。


山会说话:荥经民间山歌

旋律为何总是一声高一腔低?

山高谷深,隔坡对歌必须提气。歌词多用“啥”“呦呵”做拖腔,久而久之出现独特颤音。当地老艺人李正富说:“唱哑了嗓子才能把山风吹过去。
《荥川县志》记载,清末茶马互市最盛,马帮号子与山歌互答,声传十里,商旅以此确认前方无盗匪。


冷门但惊艳的三件小宝藏

牛儿灯

竹篾扎骨架,麻布裱身,一人舞头一人舞尾,春节走乡串户讨彩头。去年腊月我拍视频剪进 15 秒,居然在抖音拿到 21 万赞,原因只是牛头突然“喷烟”——表演者提前在嘴里含一口松香粉。

荥经根雕

多选红豆杉、香樟枯桩,以“七分天成三分人工”为更高原则。县文化馆里有一件镇馆之作《昭君出塞》,面部仅 4 厘米却眉目清晰,刀法出自 70 岁老匠人程云华,“让木纹流汗”是他口头禅。

荥经木烙画

在杉木板上以 300℃ 烙铁作画,颜色从淡黄到深褐全靠控温控时。现代题材兴起,我见过《王者荣耀》英雄被烙在茶盘上,买主是 00 后游戏策划,付价 3800 元。


普通人体验非遗的更低成本路线

  1. 砂器拉坯体验:县古城“黑砂工坊”,50 元/小时,可自带 USB 小风扇防止中暑
  2. 竹编钥匙扣:非遗中心的周末公益课,0 元入门,但须提前一周公众号预约
  3. 学唱山歌:每周三晚文化馆坝坝歌,老艺人免费教,点歌只需递上一瓶啤酒

未来三年,荥经非遗最值得关注的动向

砂器+石墨烯:四川大学材料学院正在做导热实验,成功可将砂器电陶炉升温速率提升 30%,一旦量产,北方冬天也能用到荥经砂锅涮肉
竹编版权认证:县市场监管局已与阿里签约,2026 年上线数字水印,扫码即可显示作者、工时、篾条数量
元宇宙山歌馆:初步计划在高颐阙遗址旁,运用动捕把老艺人的每一次抖嗓收录成 NFT


雨果说:“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动手的人。” 荥经的砂器匠、竹编娘、山歌手,恰好把两者糅进同一次呼吸。

去一次荥经,不必是专家;带走的哪怕是一只 39 元的迷你砂罐,也在续写黑砂与山风的下一页。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