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李玉江(李玉江非遗传承人是谁?)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6

李玉江非遗传承人是谁?

李玉江是德州扒鸡烹制技艺的第七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技艺总监。

新手快速认识李玉江的三件事

身份:国家级非遗项目德州扒鸡 *** 技艺的活名片。
荣誉:年获“齐鲁首席 *** ”、年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代表成果:《德州扒鸡传统加工技艺操作规范》主起草人,让百年味道有了可复制标准。

为什么“德州扒鸡”会被列入非遗?

自问:一只烧鸡也能算文化遗产? 自答:非遗看重的是活在民间的技艺,而非物品本身。 1. 历史厚度:清康熙三十五年《德州志》已有“烧鸡入市”记载。 2. 独特技法:七道工序“选、杀、别、炸、煮、晾、售”口口相传,火候靠观色听声,无法用温度计替代。 3. 活态传承:至今仍在街巷飘香,李玉江团队年均培养50名青年 *** ,保证技艺不凝固进博物馆。

小白看得懂的“七步秘笈”

之一步 选材

只用鲁北麻鸡,养足120天,皮紧油黄。

第二步 造型

鸡体“别”成口衔羽翅、鸭浮水面的元宝形——这叫“鸳鸯戏水”,美观也方便入味。

第三步 油炸上色

170℃花生油瞬间锁香,鸡皮呈琥珀色即为更佳,经验值比任何计时器都准。

第四步 老卤循环

李玉江坚持每锅卤汤只用三次,既留老味又防止杂味积累——这一点很多新店学不到。

第五步 木炭微火

传统用德州枣木,文火慢煮两小时,汤汁轻轻冒泡称为“鲫鱼泡”,现代电磁锅模仿不了。

第六步 凉坯回魂

出锅后晾置3小时再回热,胶质凝固,肉汁“回头”,吃起来才一抖脱骨。

第七步 手速装袋

成品90秒内抽真空,保持脆嫩——李玉江团队实验了2000余次才定型。

他的创新在哪里?

1. 标准数字化:将老师傅的“一把盐、一捧糖”用量化到小数点后一位,方便连锁门店复制。 2. 跨界联名:与故宫文创推出“朕也吃鸡”礼品盒,一周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让年轻人重新认识非遗。 3. 公益教学:每年寒暑假在德州学院开设“扒鸡技艺工作坊”,全程免费,已培训超800名大学生。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台词:“更高级的传承,是让老味道在新时代继续沸腾。”李玉江用行动给出注解。

普通人如何体验正宗德州扒鸡

城市打卡点:德州老城西关“德州扒鸡文博馆”,现场可看师傅炸制,馆内免费品尝 *** 热鸡,每天只供100只。 *** 避坑:认准商品标准号“GB/T 19329-2007”,这是李玉江主持修订的“原产地域产品 德州扒鸡”国标。 动手复刻:在家可用三黄鸡+老卤汁替代包( *** 有售),按油炸后180℃烤箱低温慢烤再回蒸30分钟,口感还原七成。

冷门知识点

• 德州扒鸡前身是“德香斋扒鸡”,清康熙御膳房档案记载的“贡鸡”即为此味。 • 抗战时期,德州车站摊贩用荷叶包鸡卖予南下学子,油纸一张包天下,因此又有“行走的乡愁”之称。 • 李玉江在技艺证书背面手写家训:“火候不到,鸡不言香;心术不正,味必自毁”,被同行誉为现代版“同仁堂古训”。

数据补充:截至2025年,德州扒鸡年产值55亿元,其中李玉江团队贡献核心技术并控制品质验收,其弟子在天猫旗舰店的差评率控制在0.3%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值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李玉江(李玉江非遗传承人是谁?)-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非物质文化遗产李玉江(李玉江非遗传承人是谁?)-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