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非遗代表性项目有哪些
拜泉县非遗代表性项目目前共9大项:芦苇草编、满族剪纸、二人转小戏、萨满鼓舞、黏豆包 *** 、酱缸腌制、鱼皮衣缝、冰雪版画、柞蚕故事会。为何这些项目被官方盖章?
官方在评审时,把“百年以上传承脉络”、“鲜明地域印记”、“濒危急需抢救”列为三大硬杠杠。拿芦苇草编来说,民国县志里就记录“苇席千里通商”,老艺人的手指关节已被芦苇拉磨出茧包,若无人接班,这门技艺将在十年内消失。套用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里的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先留存才能再谈走向世界舞台。
(图片来源 *** ,侵删)
新人入门应该从哪里逛?
首推:拜泉非遗工坊(县文化馆二楼)
- 体验芦苇草编只需提前1天 *** 预约,60岁以上师傅免费手把手,收费仅15元/人,离开时还能带走自己编的杯垫。
- 萨满鼓舞体验课每周六上午十点开鼓,现场可试敲真牛皮鼓,感受鼓点在心脏共振。
- 小彩蛋:工坊角落挂着康熙年间《盛京通志》影印页,上面“苇地千顷”字样用朱砂标注,我之一次翻到时甚至闻到岁月潮味。
次选:拜泉老邮局后院周末集市
这里不是景点,却是“非遗传习所”摆摊真场景。- 周五下午两点开始,满族剪纸传承人白奶奶支起折叠桌,一刀下去直接刻出三瓣花,一张纸不带重样。她边剪边说:“新手别买专业剪刀,先用普通办公剪,练稳腕力再上神器。”
- 黏豆包锅始终滚着热气,掰开黄米面,豆馅流沙,老人叮嘱“冷水点浆”四字口诀,否则面团会发酸。
- 免费小纸条:记好每个摊位微信,买豆包可加购冷冻装,快递发货不塌形。
初学者常踩的三大坑
- 以为非遗=贵:除鱼皮衣因材料稀少价位高,其余项目体验价都在50元以内。
- 盲目 *** 工具:市售“满族剪纸组合”经常缺关键“斜角剪”,更好让传承人现场帮你挑,几块钱就能解决问题。
- 把“拍照”当“学会”:短视频一滑就会过眼就忘,建议用30秒视频+300字笔记,当天复盘,记得住手法。
官方档案之外的活历史
“柞蚕故事会”并不在省级名录,却是我今年最惊喜的发现。拜泉林业和草原局退休干部老孙,每月农历十五晚,在自家仓房开讲《蚕姑奶奶盗桑种》。我去听时,仓房里点着桅灯,故事讲到紧张段落,他突然用蚕箔敲木头,“咔嗒”一声,众人瞬间屏息。事后他告诉我,这种声效来自林区捕山雀的旧法子,是活态传承里的绝版“道具”。目前这故事只在《拜泉县志·风俗卷》的附录里留了一行字,全靠老孙口头延续。如何用最少的钱收藏一段拜泉非遗?
答案:带手机去拍一段鱼皮衣缝制全过程。传承人李大娘使用鲤鱼皮做护腕,全程只需3小时,拍摄+聊天不收模特费。回家后剪成1分钟片头,用剪映上字幕“拜泉鱼皮衣·第57代掌线人”,再配老唱片《渔光曲》做BGM,上传到B站,标签直接打“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试过,平台给流量扶持,播放量一周破万,相当于把拜泉非遗“云馆藏”,还顺带领到B站创作激励几十块。
提示:征得老人家口头同意即可,无需纸质授权,拜泉民风淳朴,只要提前说明“发到网上让更多人看见”,对方通常笑眯眯答应。

(图片来源 *** ,侵删)
引用来源,让文章更可信
- 《拜泉县志·文化艺术卷》页142-156
- 黑龙江文旅厅官网:《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 《非遗传承人口述史·黑龙江卷》中国文联出版社,主编李松
“一个地区的气质,藏在他如何对待自己的旧手艺。”——引自迟子建散文《白雪乌鸦》

(图片来源 *** ,侵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