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38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青海省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88项、省级非遗名录335项,包含热贡艺术、花儿、格萨尔等世界级级符号

一、为什么“代表作名录”才是小白入门的钥匙?

“青海非遗到底该看哪里?”——先把范围从几百项缩小到最容易被官方盖章的代表作。国家级和省级名录不仅是 *** 背书,还自带详细地方申报文件,新手按图索骥,不会被碎片化信息绕晕。省文旅厅把名录分为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初学者只需先抓住前三大高频大类,就能看懂青海非遗的骨骼。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核心心法:先认“门”再认“人”,别一上来就扎进细枝末节的“工艺细节”。


二、最容易上手的三类名录

1. 热贡艺术:一眼能记住的“青海符号”

  • 所属门类:传统美术
  • 关键词:唐卡、堆绣、雕塑
  • 小白角度:把它理解为“会说话的藏式绘本”即可。明代《松江画派旅人日记》曾提及“热贡丹青,金碧灿然”,文人雅士都打卡——权威佐证+1。
  • 上手路径:在西宁的青海省博物馆二楼有等比例复制佛堂,门票0元,适合零基础拍之一张打卡照。

2. 花儿:唱词里的“高原地理课”

  • 所属门类:传统音乐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花儿”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时,给的定位是“跨区域民歌”。青海是核心区之一。
  • “为什么叫花儿不叫草儿?”——因为歌词每段结尾常以“花儿”押韵,顺手把高原地貌拟人化,例如“上去了高山望平川”。
  • 现场体验提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海东市乐都区瞿昙寺有一场自发“花儿会”,提前在官方公众号预约,不收门票。手机录一段,回酒店用APP自动匹配歌词学唱,难度比抖音热歌低。

3. 土族於菟:最神秘的驱傩舞蹈

  • 所属门类:传统舞蹈
  • 为何吸睛:全青海省只有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村保留这种“画虎驱邪”仪式。舞者在 *** 上身画虎纹,零下二十度狂奔。
  • “为什么要裸身?”——村民回答:虎威需要透体,任何衣料都会挡煞。这种解释在《山海经》里能找到“虎食百鬼”的原型,东方神话的延续。
  • 打卡攻略:仪式在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举行。外地游客需提前一周联系当地非遗保护中心备案,不接待临时跟团。

三、零基础如何查官方最权威信息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1. 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与旅游部”官网首页,进入“非遗司”栏目,左上角直接检索关键词“青海”。这是国家级名录源头
  2. 回到青海省文化与旅游厅官网,点击“政务服务—非遗专题”,下载《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汇编》PDF文件。这份资料更新到2024年底,含项目保护单位联系 *** 。
  3. 搜索“青海省非遗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输入“目录”,自动回复一份EXCEL文件,方便手机端查词。

四、进阶观察: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

  • 立项:县级文化部门发现技艺濒危 → 提交申报文本 →
  • 评审:省级专家委员会打分 →
  • 公布:省 *** 发布正式名录 →
  • 活化:企业或高校介入,开发研学课程、文创电商。
    小白可参与的节点正是最后一环。今年,青海师大就在西宁“唐道·637”综合体开了非遗快闪店,招募志愿者帮忙讲唐卡故事,报名门槛仅为“会普通话”。抓住这种机会,比看十篇营销文都涨知识。

五、彩蛋:一条真实路线图

“两天时间如何看完 *** 作?”——周五晚住西宁,周六上午省博物馆看热贡艺术,下午高铁四十分钟到乐都,六月初六听花儿;周日包车三个小时到同仁年都乎村。时间紧就把於菟换成VR影片,西宁市中心新华联购物中心4楼“青海非遗数字展馆”里有1:1光影还原流程,设备免费。
引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山川悠远,习俗罕接。”在青海,这句话仍成立;但通过代表作名录,我们可以用现代交通一天之内跨越好几种千年习俗。

权威引用:

  •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s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施行)
  •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23年修订)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