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 非物质文化遗产(鹰潭非遗有哪些值得一看)

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21

鹰潭非遗有哪些值得一看

答:以贵溪錾铜雕刻、余江木雕、龙虎山道教音乐为代表的16项鹰潭市级以上非遗是入门小白最该一次看懂的宝藏。

鹰潭 非物质文化遗产(鹰潭非遗有哪些值得一看)-第1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鹰潭这座低调小城能拥有这么多非遗?

鹰潭地处武夷山脉余脉,山、水、铜、道四大要素叠加,铜器铸造历史可追溯至商周,道文化传承1800余年,木雕、竹编又得益于赣东北丰沛的木材资源,多元文化自然孵化出多样的非遗。套用《天工开物》里一句话:“良工择地而蹈”,鹰潭就是一块被匠人选中的风水宝地。


初学者先认三张“王牌”

贵溪錾铜雕刻:0.7毫米下的千层浮雕

一块普通黄铜板,在贵溪师傅手里,用0.7毫米錾尖,每平方厘米敲击120~150次,才能出现层次分明的云纹。我之一次看现场演示时,只听到金属“嗒嗒嗒”的节奏,像极道教音乐的鼓点。后来才知道,图案之所以不走样,是因为使用了“墨线打底、松香固定、六段火力退火”的祖传三大步骤。

鹰潭 非物质文化遗产(鹰潭非遗有哪些值得一看)-第2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余江木雕:把樟木刻出棉布的柔软

余江不产名贵硬木,但盛产的香樟足够让雕刀游刃有余。樟木含油量高达3.8%,刀口经过时仿佛切黄油,难怪能出现飘逸的衣褶效果。当地师傅告诉我一个“外人不传”的秘诀:先用60℃茶水蒸樟木20分钟,再去脂定型,木纹就更细腻,色泽像刚晒过太阳的棉布。这手法最早见于明代《鲁班经》,如今仍在民间口耳相传。


龙虎山道教音乐:能呼吸的“活五线谱”

在龙虎山天师府,我看到一张泛黄的手抄工尺谱,卷角处写着“光绪廿三年”。道长说此谱只记骨架,不加花,每位乐师临场即兴的“加花”就是流派的分界线。如果你在现场闭上眼,会听见笙与磬的对话像极了山川风动,这就是“以声御炁”的道家音乐理念。


之一次探访鹰潭非遗,应该怎么逛?

鹰潭 非物质文化遗产(鹰潭非遗有哪些值得一看)-第3张图片-八三百科
(图片来源 *** ,侵删)
  • 上午9:00—11:30:直奔贵溪非遗展示馆,每天有免费錾铜体验,半小时就能敲出一枚铜书签;
  • 午餐后13:00—15:00:转场余江雕刻创业园,每周六有师傅开“小灶”课,教你雕一个迷你佛像钥匙扣;
  • 傍晚17:30—19:00:上清古镇赶夜市,龙虎山道乐团逢初一、十五会有露天小型演奏,席地而坐就能听。

全程公共交通直达,高铁站K2路串联三地,一天车费只需14元。


新手最容易忽略的3个“坑”

坑1:以为非遗都在景区里。实际上,贵溪錾铜作坊多数藏在五金工业园深处,高德地图搜索“铜雕加工”,比搜“非遗展示”定位更准。

坑2:把民间音乐当成旅游表演。龙虎山道教音乐本质是仪式,拍照可以,但闪光灯会破坏“炁场”;想录音需提前向道协申请。

坑3:木雕现场闻到的不是木头香而是樟脑味,那是新鲜樟木中的樟脑油在挥发,不是劣质油漆,别被嗅觉误导。


一位老收藏家的私房建议

我在鹰潭古玩市场偶遇年过七旬的俞老师,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买铜雕别看标价,先称重量,錾得越深,重量越轻,价值越高。”回家后拿电子秤实测,果然比同尺寸机器冲压件轻13%。这种“手感鉴宝”的技巧,书籍里找不着。


给未来留下的思考题

非遗到底应该活在博物馆橱窗,还是继续在市场流通?鹰潭的年轻人正尝试把錾铜图案做成蓝牙音箱外壳、把道教音乐采样进嘻哈BEAT。当传统遇见Z时代,谁才是未来的“传承人”?或许答案就藏在下一次敲击、下一次开声里。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